人民網
人民網>>雲南頻道

保山龍陵黃連河 深山鬆茸香

2022年07月20日09:49 | 來源:人民網-雲南頻道
小字號

仲夏時節,走進雲南省保山市龍陵縣平達鄉黃連河村,藍藍的天上飄著縷縷白雲,漫山遍野的綠色扑面而來,一陣陣婉轉悠揚、清脆純淨的山歌聲從密林深處隱隱約約地飄來。

新鮮鬆茸。

新鮮鬆茸。

黃連河村是平達傈僳族的聚居地,位於平達鄉西北部,屬於典型的冷涼山區。當地的森林覆蓋率高達83.16%。豐富的降雨量滋潤出郁郁蔥蔥的植被和各種各樣的野生菌,在黃連河主要以鬆茸為主。每年5月底,當一朵朵鬆茸悄悄在林間“探頭探腦”的時候,採摘鬆茸的村民便身背竹簍山上了。

鬆茸,是“菌中之王”,因具有極高的營養、藥用價值,被提名為世界上珍稀名貴的天然“藥用菌”。在黃連河,有這樣一個約定俗成的規矩,自家林地上的鬆茸自家採摘,互不越界,大家和諧相處,就像這方山水一樣的自然融洽。

“我們家林地有280多畝,其中少部分林地長有鬆茸、奶漿菌、干巴菌、見手青等野生菌,一年採菌子的收入在5000—6000元左右。”在林間找菌子的傈僳族姑娘余珍彩高興地說道:“村民們靠山吃山,再栽種一些滇重樓、紅豆杉、白芨、桔梗、天麻、石斛等中藥材和蘿卜、青菜等蔬菜,養上幾頭豬和牛,生活越來越好了!”

傈僳姑娘在林間整理找到的鬆茸。

傈僳族姑娘在林間整理找到的鬆茸。

鬆茸飄香的季節,舌尖上的美食怎能錯過!在享用鬆茸美味的“法則”裡,當地人從沒把烹飪手藝束縛在一張已有的清單上。當地人烹飪鬆茸主要有以下幾種方法:一種是切片生吃,將新鮮鬆茸切成薄片,蘸芥末吃,或是用當地栽種的山葵磨成糊狀做蘸料,滿嘴鮮香,又嫩又脆﹔另一種是鬆茸烀土雞,將土雞洗淨放入鍋中,在火塘上煮1個小時左右,然后將切好的鬆茸片倒入雞湯裡再燉20分鐘左右,一鍋湯色金黃、菌香扑鼻的鬆茸烀土雞就新鮮出爐了﹔還可以做成鬆茸燉排骨、鬆茸燉雞蛋、烤鬆茸、炒鬆茸、鬆茸肉圓等。

採摘鬆茸時節,當地村民除了自己嘗點兒鮮外,主要還是把鬆茸變賣成錢。村裡有專門收購野生菌的村民,李維元就是其中的一員。當天見到他時,李維元要趕著班車將新鮮的鬆茸發往昆明。李維元邊打包邊說:“我收購鬆茸已經有二十多年的歷史,每年5月底到11月底是收購期。高峰期在8月到9月,每天銷往昆明30公斤左右,昆明客商又發往全國各地,有的還出口國外。”

黃連河村副支書竇生德介紹,全村共有6.1萬畝林地,林地下生長的以鬆茸為主的野生菌類每年產量達到12噸,每年的產值達到160萬元。下一步,全村將持續保護好生態環境,使綠水青山成為家園永恆的底色。(徐靜、賀彬、王佳鳳、李婭妮 文/圖 龍陵縣融媒體中心供稿)

(責編:徐前、朱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