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工人鋪就共同富裕基石
玉溪紅塔大營街社區打造宜居宜業宜游小鎮

穿過青磚黛瓦的中式庭院,漫步在流光溢彩的雲南省玉溪市紅塔區大營街社區的街道上,很難相信這裡40年前竟是一個吃糧難、喝水難、住房難、行路難、娶媳婦難的“五難村”。
如今,五千七百多名大營街居民家家住別墅,戶戶有汽車,勞動力大多在本地集體企業就業,實現全民分紅,分紅數額從1歲起每人每年以500元遞增,12歲以上每人每年6000元﹔小區物管和停車免費﹔讀幼兒園免費﹔讀初中到大學每年有補助﹔老年人有慰問或補助,年滿94歲、100歲每年分別有5萬元、10萬元長壽獎,全社區形成尊老愛幼、和睦共處的良好風氣。
大營街鳥瞰圖。雲南省總工會供圖
自2019年大營街街道全面鋪開產改工作以來,大營街完成了建筑建材、旅游、食品、地產和卷煙輔料等5大板塊產業布局。未來,大營街將致力打造集溫泉度假、民俗體驗、休閑康養為一體的玉溪旅游新中心、宜居宜業宜游的高品質生活體驗地、5A級旅游景區的幸福小鎮。
玉溪市紅塔區大營街街道大營街社區總面積2.6平方公裡,轄3個自然村、9個居民小組,總人口5742人。大營街社區曾獲“國家園林城鎮”“全國文明村鎮”“國家衛生城鎮”“雲南十大名鎮”等殊榮,更贏得“雲南第一村”“中國農村共同富裕的典范”“中國西部小康之星”等美譽。
回顧大營街的發展歷程,也是一部從農民—農民工—工人—產業工人的發展史。上世紀80年代初,大營街從最初的建筑業起步,積極發展集體企業,完成了最初的資金積累,邁出了共同富裕的第一步。1985年,大營街經濟總收入便超過400萬元﹔1992年,大營街經濟總收入超過1億元,集體企業紛紛涌現。上世紀末至今,大營街盤活閑置集體土地,依托當地溫泉、飲食文化等資源開發旅游業,由集體出資打造了匯龍生態園和映月潭休閑文化中心兩個4A級旅游景區,實現了三產和二產“比翼齊飛”。
大營街夜景。雲南省總工會供圖
2020年,大營街社區實現經濟總收入1418984萬元,2021年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29326元。“大營街共同富裕之路的鋪就,離不開集體經濟的支持。”大營街社區黨委書記顏偉介紹道。
經過大營街街道全面鋪開“產改”工作,目前,大營街已經完成了建筑建材、旅游、食品、地產和卷煙輔料等5大板塊的產業布局。未來,大營街還將打造集溫泉度假、民俗體驗、休閑康養為一體的玉溪旅游新中心、宜居宜業宜游的高品質生活體驗地、5A級旅游景區的幸福小鎮,這將極大地增強對周邊地區的經濟輻射帶動,進一步拓寬就業渠道,增加集體收入和居民收入。(雲南省總工會供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