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雲南頻道>>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雲南分網>>雲嶺時評

基層“感性經驗”千金難買

2022年05月30日09:02 | 來源:人民網-雲南頻道
小字號

在哲學認識論上,認識分為兩個階段: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感性認識是人們在實踐中通過感覺器官獲得的認識,理性認識是在感性認識的基礎上,通過概念分析推理得出的認識。感性認識反映事物現象,理性認識把握事物本質。這是我們中學課本裡學到的知識,聽起來,好像理性認識一定比感性認識“高級”。但在實際工作中,尤其是在基層一線和群眾打交道,不能忽視了“感性經驗”的價值。

要做到“和群眾打成一片”,調查研究和開展工作就要深入一線,要把話說到群眾心坎上,這些都離不開“感性經驗”。有些所謂的“理性認識”未必正確,指導實踐也可能存在偏差﹔而有些“感性經驗”憑直覺就能知道群眾在想什麼,感情上也和群眾坐在一條板凳上,十分珍貴。有些剛畢業的高材生,滿腹經綸,但和群眾對不上話,甚至“四體不勤五谷”﹔而有些老支書,文化水平不高卻群眾威望很高。因此,不能籠統強調感性和理性的高低貴賤,要看群眾認不認,能給群眾帶來什麼。

在基層工作的黨員干部,整天和群眾打交道,對農村社區的情況熟悉,明白張家長李家短。這是“近水樓台”,也是做好工作的前提。黨的執政基礎在基層,如果沒有基層黨員干部和群眾的心心相通,這個“基礎”就會打折扣。當然,在基層也有直接面對矛盾的一面,有時候難免有些“負能量”。但隻要“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最終收獲的都是感動。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中,多少工作隊員“幾年駐村經歷,一生農村情誼”,就是生動的注腳。所以,抱著真誠善意開展工作,才能收獲泥土的芳香。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身入基層,心也在基層,時間長了,褪盡浮華,飽滿朴實的氣質有了,群眾工作的本領也見長了。我們老一輩的老干部,急難險重沖在前,干農活也是一把好手,讓群眾打心眼裡服氣,組織群眾調解矛盾就有底氣。在基層工作,要多培養群眾觀念和感情,要團結絕大多數,不能把個別群眾看成對立面。感情是“感性經驗”的重要方面,這個立場站穩了,這份感情深厚了,在群眾中就會“耳聰目明”,工作起來更加得心應手。

遺憾的是,現在一些縣鄉干部,或者由於辦公室案頭工作壓力大,或者出於通訊方便,下鄉進村入戶反而少了。這個現象值得警惕,“鍵對鍵”代替不了“面對面”,微信圖片視頻代替不了工作現場,辦公室裡、電腦上工作畢竟缺乏真情實感。中央三令五申要力戒官僚主義、形式主義,要減輕基層負擔,就是為了大家有更多的時間精力深入一線解決問題。或許一千個感性經驗,才能上升為一個理性經驗,但無數個正向的感性經驗匯聚起來,既是大政方針實事求是的保障,也是群眾民生福祉所在。

金杯銀杯不如群眾口碑,縣情鄉情連著群眾真情。讓干部多走出辦公室,走出文山會海,走進廣闊的田野,走進火熱的實踐,和群眾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多些以心換心甚至難舍難分,多些真摯的“感性”。(施春霞)

(責編:木勝玉、朱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