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雲南頻道>>要聞

為魚類資源利用開辟新路(微觀)

—共建萬物和諧的美麗家園⑤

楊文明
2022年04月12日08:12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為魚類資源利用開辟新路(微觀)

“中腴脂,首尾金一縷如線,為滇池珍味”,這是徐霞客對滇池金線鲃的稱贊。上世紀80年代,由於滇池水質惡化,曾經隨處可見的金線鲃漸漸難覓蹤影。在科學家的努力下,金線鲃實現人工繁殖並回歸滇池。雲南省高原魚類育種重點實驗室以野生滇池金線鲃為基礎群體,選育出了生長性狀優良的“鲃優1號”,這是我國第一個基於國家級保護魚類創制的新品種。隨著“鲃優1號”商業養殖的推進,曾經的土著魚重新“游”回市民餐桌。

生物物種資源是人類生存和社會發展的基礎,魚類是生物大家庭中的重要成員。一段時間以來,由於環境破壞、外來物種入侵等,不少當地原生的土著魚進入瀕危名單。隨著就地保護措施的嚴格執行和人工繁育技術的突破,不少土著魚的物種資源得到保存。也要看到,技術成熟后,動輒就可以產生成千上萬尾魚苗,單純依靠政府投入,難以維持龐大的人工種群。如何加強后續保護?要將保護和利用更好結合起來,在做好保護的前提下,探索可持續利用途徑,為經濟社會發展增添動力,也為保護工作提質增效注入動能。

作為蛋白質的重要來源,魚在人類食譜裡佔據了一席之地。尤其不少土著魚生長緩慢,肉質好口感佳,符合消費者的高品質飲食需求。合理利用魚類資源,要發揮好這一優勢。要看到,土著淡水魚有的生長周期長,有的馴養繁育條件苛刻,大多數並不能通過人工養殖直接端上餐桌。以“鲃優1號”為例,經過選育的金線鲃不僅抗病力強、生長周期短,還實現了食用品質的提升,商業養殖前景可觀。同時,利用土著魚蘊含的獨特基因改良商品魚品質,也是推動漁業發展、幫助群眾增收的重要途徑。比如,含有土著魚元江鯉基因的超級鯉,目前已佔據商品鯉市場不小的份額。

合理利用魚類資源,也需要注重土著魚“好看”的一面,挖掘“好玩”的價值。時下,我國觀賞魚已形成年產值約百億元的龐大產業,銀龍魚、斗魚等由於美觀而備受人們喜愛。更好利用雲南光唇魚、高原鰍等土著魚的觀賞價值,有望帶動更多人愛魚護魚。此外,綜合利用當地生態資源,有助於為魚類提供更好的棲息環境和展示平台。例如,在昆明市馬街鎮,當地企業開展土著魚科普展示和自然教育,實現保護利用一體化﹔在曲靖市魯布革布依族苗族鄉,當地在開發多依河旅游的同時,統籌考慮土著魚保護,豐富了旅游業態。

中辦國辦去年印發的《關於進一步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意見》提出,規范生物多樣性友好型經營活動,引導規范利用生物資源,在適當區域開展自然教育、生態旅游和康養等活動,構建高品質、多樣化生態產品體系。這提示我們,既不能走過度索取的老路,隨意捕食野生土著魚,也不能止步於單一產品的低水平開發,而要加強深層次開發,提高整體利用水平。

有專家表示,我國合理開發利用生物資源潛力巨大。相關部門積極行動,保護棲息地,做好物種資源的收集繁育,同時調動市場力量,鼓勵、引導科研單位和企業通過購買魚苗增殖放流等方式恢復土著魚野外種群。各方攜手,必將為魚類資源可持續利用開辟更多新路。

《 人民日報 》( 2022年04月12日 第 05 版)

(責編:徐前、祝鴻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