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雲南頻道>>要聞

有“中國的薩王納”之稱的元江干熱河谷

跨越大洲的相遇締造生命的奇跡

2022年04月01日08:25 | 來源:雲南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跨越大洲的相遇締造生命的奇跡

雲南火焰蘭

元江干熱河谷地貌

履約實踐

元江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沿江80公裡的河谷東岸有著國內唯一與非洲薩王納熱帶稀樹草原十分相似的生態景觀奇跡,同時又具有自身特有的群落特征和植物區系,被稱為河谷型薩王納植被。

“薩王納”是對非洲熱帶稀樹草原的稱呼,因此,這裡素有“中國的薩王納”之稱。綿延的草被層之上,稀疏散生的旱生矮喬木在陽光下肆意生長。這便是元江干熱河谷地帶特有的生態奇觀:越是干熱土薄多石的地方,植物越是長得妖艷多姿,大自然在這片土地上培育出了許多世界少有、中國唯一的奇妙植物。

薩王納植物的溫床

跨越兩個大洲,在偏遠的河谷地帶出現了與上萬公裡之隔的非洲相似的植被景觀,其中蘊藏的奇妙關聯,要從一股風說起。

元江是雲南六大水系中唯一發源於雲南境內的國際河流。千萬年來,流水的侵蝕、歲月的雕琢,造就了元江兩岸高山突兀、峽谷深邃的地形地貌。高大山脈作為屏障,阻擋了來自孟加拉灣的西南暖濕氣流,在河谷底部形成一種干燥高溫的風,俗稱“焚風”。

“焚風”效應和封閉的地理環境,使元江河谷成為中國最熱、最干的河谷。每年,這片土地約有800毫米左右的集中降雨,而年蒸發量卻高達2750毫米。這種炎熱少雨、干濕分明的特殊氣候,成為薩王納植物群落生根發芽的溫床。

越往保護區深處走,目之所及越是獨特奇妙的植物,為“中國的薩王納”提供了大量佐証。峭壁邊緣、土薄多石的地方,霸王鞭扭動著身姿競相生長,甚至開出花朵,這種非洲特有的植物,在陽光的炙烤下更顯妖嬈﹔呈傘狀圓錐花序的蝦子花,在河谷中最為常見。世界上蝦子花屬隻有兩個種,一個廣泛分布在非洲的稀樹草原,另一個從非洲的馬達加斯加經印度一直到雲南的干熱河谷呈跳躍式分布。除此之外,元江稀樹灌叢中的典型植物牛角瓜、金合歡、三葉漆,以及以霸王鞭、野生蘆薈為優勢種的肉質多刺灌叢,在非洲大草原上也很常見。

“元江河谷的薩王納植被不僅僅是在群落外貌上與非洲大草原十分相似,很多物種更是一脈同源。”雲南元江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局副局長張春早介紹,能在干熱河谷立足,富有彈性的叢生禾草必須有著極強的生命力。這裡的旱生植物根系十分發達,不僅可以快速蔓延,還能夠深入到地下2米汲取水分。每年的11月到次年4月的旱季,叢生禾草會干枯並進入休眠狀態,當雨季來臨,它們又會在極短時間內重新返青。為了盡可能減少水分蒸發,薩王納植被中的喬灌木往往不會長得太高,葉片也大多狹小而堅硬,甚至常披茸毛或退化成刺。

生態研究理想場所

在保護區內行走,如若不是植物專家提醒,經常會與珍稀品種擦肩而過。山坡上,幾株低矮灌木葉片橢圓而多毛。工作人員介紹,這是國內唯一的希陶木。在2014年的一次植被調查中,經過科研人員採樣、研究和分析,最終確認這是一個從未被描述過的大戟科植物新屬。為了紀念著名植物學家蔡希陶先生,這種隻生長在元江干熱河谷海拔350米到550米山坡上的植物新種,被命名為希陶木。

作為熱帶雨林與荒漠中間過渡帶的植被,植物生命的奇跡在這裡締造、演化,使元江薩王納植被群落猶如一座基因庫。據了解,包括希陶木在內,元江的狹域特有植物還有很多。2004年,特異大戟科植物新種瘤果三寶木也在元江干熱河谷首次被發現。2016年,科研人員又發現了一種在野外已經滅絕了50年的珍稀瀕危物種——雲南火焰蘭。這種爬行附生在大樹上的特殊蘭花僅在元江干熱河谷和越南有少量分布,國內數量不足30株。

在大自然漫長的進化中,元江稀樹灌木草叢的物種形成了自身特有的植物群落結構和多樣種類,成為世界薩王納植被中獨一無二的特殊類型,講述著生靈萬物和諧共融的生動故事。截至目前,元江干熱河谷已發現元江狹域特有植物13種,雲南省植物分布新記錄10種。

植物學相關專家介紹,掌握干熱河谷生態系統及其環境要素的變化規律,推動干熱河谷植被的保護與恢復,是一個永恆的話題。而元江干熱河谷,恰恰憑借著物種豐富、保存完好的天然優勢,成為國際性生態研究的理想場所。

孑遺植物的庇護所

元江稀樹灌木草叢是經過歲月的磨礪和時光的沉澱而造就的頂級耐旱植物群落,具有極高的科考價值和生態價值。

為守護這一份難能可貴的饋贈,保護好這獨一無二的生態類型,1989年,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縣成立了縣級自然保護區﹔2002年升格為省級自然保護區﹔2012年升格成立雲南元江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中國唯一的干熱河谷自然保護區。整個保護區由元江東岸和章巴望鄉台兩個片區組成,總面積22378.9公頃。

由於高原大江的深度切割,保護區相對高差達2230米,從海拔350米的河谷到海拔2580米的阿波列山主峰,巨大的落差,形成了氣候和植物類型的多樣性。“除了分布在河谷沿岸的薩王納植被,隨著海拔的不斷攀升,保護區內依次出現干熱河谷灌叢、半常綠季雨林、山地雨林、暖性針葉林、常綠闊葉林等多種生物氣候帶的典型植被類型。”張春早說,這裡是205科、955屬、2379種野生維管束植物自由生長的庇護所,其中包含桫欏、雲南蘇鐵、心葉蜆木、十齒花、金蕎麥、千果欖仁、元江蘇鐵、水青樹等12種孑遺植物。(記者 浦美玲 李蘇榕 文/圖)

(責編:徐前、朱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