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視力守衛指南(三)
孩子的“遠視儲備”很重要,家長你了解嗎?

“我的孩子今年4歲,前不久學校體檢時卻發現他的視力隻有0.8,他是不是近視了?”為查明孩子視力不良的具體原因,趁著寒假假期,黃女士趕忙帶年年(化名)來到昆明愛爾眼科醫院斜弱視與小兒眼科就診。
許江濤院長正在為患者測眼位。
檢查中,醫生發現年年的裸眼視力處於同年齡段孩子的正常水平,但遠視度數低於相應年齡段的生理值范圍,僅有50度。據2021年10月,國家衛生健康委發布的《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適宜技術指南(更新版)》中指出:如4~5歲的兒童生理屈光度為150~200度遠視,即有150~200度的遠視儲備量,如果此年齡段兒童的生理屈光度隻有50度遠視,意味著其遠視儲備量消耗過多,有可能較早出現近視。
那麼,什麼是遠視儲備?它的作用又在哪兒呢?昆明愛爾眼科醫院院長許江濤介紹,兒童視力是在出生后隨年齡增長逐漸發育成熟的。絕大多數的新生兒出生時基本都是遠視眼,正視和近視很少,這是因為此時小孩的眼球還沒有發育到位,眼軸短於正常成年人(正常成年人的眼軸長度約為23.5~24mm)。所以,對於新生兒來說,他們會具有“生理性遠視”。
隨著孩子逐漸長大,眼球逐漸發育,大部分新生兒的“生理性遠視眼”會逐漸變成“正視眼”,部分人由正視進一步發展成近視,但仍有少部分人直至成人仍然保持在遠視狀態。從遠視發展為正視的過程,稱為“正視化過程”,正視化的時間,因人而異﹔而這個過程中所具備的生理性遠視度數,就是我們人眼的“遠視儲備”。
“一般情況下,孩子在10歲以前都應該保有生理性遠視存在,這樣可以有效避免近視眼的發生。”許江濤提醒各位家長,孩子在上幼兒園時做眼部檢查,發現是“遠視眼”時,千萬不要著急配鏡,而應及時帶孩子到專業的醫療機構檢查。如果確定孩子為“生理性遠視”,那麼,這是正常的眼部發育過程。家長要做的,就是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用眼習慣,爭取讓遠視儲備的度數不至於消耗過快。
但許江濤也強調,孩子的先天性遠視並不是度數越高越好。過高的遠視會導致弱視,並且因為眼睛過度調節會形成內斜視,這樣的遠視已經超過生理范圍,會影響兒童視力和雙眼視功能的發育。
她建議,家長們應從孩子3歲起就定期帶他們前往正規的眼科醫療機構或眼科醫院做檢查,通過建立屈光發育檔案,記錄孩子眼睛發育的各項數據,並著重關注遠視儲備的變化曲線。如果遠視儲備的“存量”出現異常,應及時督促孩子糾正不良用眼習慣,並通過科學的方式進行干預,盡量延緩遠視儲備值的消耗,讓近視眼的到來再晚一點。(王娜 文/圖)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