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洋果子”到“土特產”
——“臨滄堅果”的蝶變之路

臨滄位於雲南省西南部瀾滄江畔,北回歸線穿境而過,屬熱帶山地季風氣候,日照充分,晝夜溫差較大,干濕季明顯,是全球最適宜澳洲堅果生長的地區之一。
1991年,分為五個品種的404株澳洲堅果苗在永德縣開始試種。當時,中國正在實施退耕還林工程,臨滄選擇以澳洲堅果、核桃為主的大樹經濟林木逐漸在山區陡坡取代玉米、甘蔗等農作物。2000年前后,永德縣試種澳洲堅果成功,從樹上採摘的一公斤堅果售價高達40元,臨滄開始大力推廣堅果種植。
如今,臨滄堅果種植面積達262.77萬畝,佔全球種植面積的40%,已成為全球最大的澳洲堅果種植基地。2023年,臨滄堅果干殼果產量達9.65萬噸,綜合產值59.39億元。
小堅果成為群眾致富“金果子”
臨翔區螞蟻堆鄉一水村村民楊克華種植堅果510多畝,帶頭成立馬驛堅果專業合作社,帶動全村種植堅果1.7萬畝,被表彰為全國綠化勞動模范。
永德縣大雪山鄉勐旨村畢家富,20多年前帶頭種植100多株堅果苗,至今已帶動全鄉發展堅果15萬畝,被評為全國勞模。目前,全市培育50畝以上種植大戶有5000戶。
鎮康縣,澳洲堅果樹長勢喜人,未來可期,全縣堅果產量達6.1萬噸,產值5.2億元。
……
為了帶動更多人通過澳洲堅果致富,臨滄市委、市政府摸索出以龍頭、種植大戶為引領,構建“公司+基地+合作社+農戶”的發展模式,培養種植大戶,帶動周邊群眾發展產業基地。截至目前,臨滄澳洲堅果種植覆蓋全市8縣(區)74個鄉(鎮)739個行政村(社區),涉及種植農戶21.64萬戶74.45萬人。2023年,種植戶人均收入3346元。
一簇簇翠綠的澳洲堅果,奏響了致富的樂章,造就了世界堅果種植看中國、中國堅果種植看雲南、雲南堅果種植看臨滄的品牌效應。
打造合力攻堅產業共建生態共享新格局
在“洋產品”變“土特產”的過程中,臨滄不遺余力地促進澳洲堅果發展。
在政策方面,臨滄始終把澳洲堅果作為推動全市經濟發展的重要民生工程來規劃部署,先后出台了《臨滄市臨滄堅果產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實施方案(2023—2025年)》《臨滄堅果提質增效可持續發展專家團隊構建與科技示范推廣行動方案(2023—2025年)》《臨滄堅果產業發展聯盟建設方案》等,科學布局堅果產業發展,形成了合力攻堅、產業共建、生態共享的格局。
在產業發展方面,組建“國際澳洲堅果研發中心”,構建全球澳洲堅果科技支撐體系,實施科研項目5個,引領全球堅果產業發展。建成了全國唯一、世界一流的國家堅果類檢測重點實驗室,並與多所高校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建立長期、穩定的堅果產業發展合作機制,積極開展臨滄堅果提質增效可持續發展專家團隊構建與科技示范推廣行動。實施了臨滄堅果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組建了101人的縣(區)科技服務隊,統一進行培訓、調度、管理,全面承接院士專家技術指導,並開展示范推廣工作。
同時,通過品種選育、馴化和擴繁培育出適宜本地種植的優良品種——“臨滄堅果”。因為臨滄獨特的光、熱、水、土、風等自然條件和良好的生態環境,“臨滄堅果”品質優越,相比原產地及其他地區的堅果有明顯區別,具有皮薄而光亮、果仁潔白而飽滿、口感酥脆、有醇厚的奶油清香等特色,深受消費者喜愛。2018年,國家正式批准對“臨滄堅果”實施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保護,澳洲堅果也被冠以臨滄之名。2020年,臨滄被農業農村部等九部委認定為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同時,“臨滄堅果”榮獲“2020年度最受歡迎的果品區域公共品牌100強”稱號。
漂洋過海來的小小澳洲堅果,從“洋果子”到“土特產”,在臨滄走出了一條開花結果之路。(劉婉靜 王旌亞 王艷)
來源:臨滄日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