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滄雙江:冬早蔬菜採收忙

人勤春來早,田間農事忙。連日來,雲南雙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縣的冬早蔬菜陸續成熟,筆者走進沙河鄉忙開村蔬菜種植基地看到,三五成群的菜農們正採收馬鈴薯、蘿卜及小金豆等蔬菜,採摘、開挖、打包、裝袋……一派繁忙的景象。
忙開村成立互助組,採取互幫互助的方式採摘小金豆
“水稻結束后,地裡開始種馬鈴薯,兩三個月就能賣錢,周期短、收益快。”忙開村村民俸小岩家種植了9畝冬季馬鈴薯,目前開始採收,他高興地告訴筆者,自家的馬鈴薯收入預計5萬元。
馬鈴薯是俸小岩家近兩年來發展的新產業,從一知半解到行家裡手,他已經成為村裡的帶頭人。“村裡成立合作社,組建產業發展互助組,按照‘六統一’和互幫互助的種管經營模式發展馬鈴薯產業,解決技術、銷路問題的同時,節約了投入成本,當下村裡發展馬鈴薯勢頭很好。”俸小岩說,起初很多人都持有觀望思想,后來看到收入不錯,村裡80%以上的農戶都加入馬鈴薯產業發展中。
忙開村民在自家的菜園採摘小金豆
雙江氣候溫和、雨量充沛、陽光充足、無工業污染、冬無嚴寒、夏無酷暑,適宜發展冬早蔬菜及山區冷涼蔬菜,所生產出來的蔬菜,特別是冬早馬鈴薯品質優、外觀好、口感佳,深受省內外市場和消費者青睞。雙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縣農業農村局副局長浦文麗介紹,近年來,雙江縣積極探索“黨組織+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發展模式,加大政策支持,調優結構,培育經營主體,推廣優質品種和綠色科技,大力發展“訂單農業”,按照市場需求,將蔬菜產銷融為一體,進一步解決群眾蔬菜銷售難的問題,實現收益最大化,有力推動了全縣蔬菜產業發展。
沙河鄉馬鈴薯開始採收
據了解,2023年雙江縣共完成早冬蔬菜種植面積2.4萬畝,農業產值達 1.92億元,有蔬菜加工企業3個、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8個、種植大戶10戶,共認証無公害蔬菜產品6個,早冬蔬菜已經成為雙江縣蔬菜產業的一大優勢。(王明世 施春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