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滄市雲縣端好就業“飯碗”托起百姓幸福

2023年以來,雲縣牢固樹立穩就業就是穩民生、穩就業就是穩發展的意識,切實增強做好穩就業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把穩就業工作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實施“五大工程”,助力就業幫扶工作。
實施“強基工程”,加強勞動力轉移就業體系建設。組建村級“勞動力培訓轉移就業服務工作站”,工作站站長由村黨支部(總支)書記或村委會主任兼任,全面摸排勞動力轉移就業情況。依托雲南省公共就業服務平台(農村勞動力管理系統),建立健全勞動力資源動態數據庫和管理信息體系,做到基本信息清、就業去向清、就業收入清。加快發展社會職業介紹機構和勞務派遣組織,擴大各鄉鎮勞務信息員和勞務經紀人隊伍。目前,12個鄉(鎮)194個村(社區)已配備216名信息員。加強用工信息發布,通過政府網站、微信公眾號、就業工作群、QQ群等網絡平台推送就業崗位。按照“政府推動、市場主導、供需對接、穩定就業”的思路,依托雲南宏華人力資源有限公司、勞務經紀人、人社信息員、村(社區)等合理有序轉移就業,提升組織化輸出水平。
實施“素質工程”,加強勞動力轉移就業培訓體系建設。按照“統籌規劃、整合資源、貼近市場、突出品牌”的原則,抓好抓實培訓工作。根據外出意願開展訂單式培訓,定向培訓、定崗培訓,力爭培訓一人、就業一人。
實施“提質工程”,加強縣、鄉(鎮)、村(社區)三級就業服務體系建設。充分發揮縣、鄉(鎮)、村(社區)社會保障服務平台的主渠道作用,為勞動力轉移就業提供全方位組織服務。村(社區)合作社配齊配足專職工作人員(信息員),具體負責本村(社區)勞動力培訓轉移就業和信息管理等基礎工作。
實施“創業工程”,加強轉移勞動力創業扶助體系建設。鼓勵外出務工有志人員返鄉創業,積極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積極性,以創業帶動就業。積極開發就業崗位,讓無法外出、無業可扶的脫貧勞動力實現就近就地就業。
實施“維權工程”,完善轉移勞動力權益保障體系。積極推行培訓、就業、維權三位一體的工作模式,切實維護進城務工人員合法權益。建立和完善農民工法律服務工作制度,增強農民工依法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自主意識,切實發揮基層司法所作用,主動為農民工開展維權服務。
2023年,該縣登記農村勞動力214352人,實現轉移就業158527人,較上年增長1.5%。截至目前,共為脫貧勞動力(含監測對象)兌付外出務工一次性交通補助 612.75萬元,惠及6074人。 2023年度共開發鄉村公益性崗位532個,較上年度增加30個,人均每月補貼800元。目前,全縣建有幫扶車間19家,吸納脫貧勞動力235人。(王應良 劉芬)
來源:臨滄日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