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雲南頻道

“動”起來 “活”起來 “實”起來

臨滄滄源推動廉潔文化進景區

2024年01月05日10:19 |
小字號

 去年以來,臨滄市滄源佤族自治縣結合全域旅游示范區建設推動廉潔文化進景區,豐富廉潔文化旅游內涵。

依托翁丁村豐富的佤文化人文資源稟賦,該縣紀委監委以“火塘宣廉”“美食品廉”“文化蘊廉”為抓手,將廉潔文化嵌入景區旅游產品中,讓廉潔文化“動”起來、“活”起來、“實”起來。

走進翁丁景區大門,大屏幕上循環播放著縣紀委監委拍攝的廉潔文化短視頻。短視頻中展示了佤族寨樁、木鼓等文化符號中蘊含的敬畏與警示,講說了佤族建房的講究、雞肉爛飯裡的故事等,讓廉潔文化可聽、可視、可感。

走進寨子深處,游客們紛紛來到景區“雞肉爛飯展示戶”家中,一邊品嘗美食,一邊聽佤族婦女講述雞肉爛飯的故事。“雞肉爛飯就是要把雞肉撕開,均勻的攪拌在稀飯裡,這樣大家都能公平共享,誰也不多吃多佔。”佤族婦女一邊為游客添滿稀飯,一邊介紹。

寨子裡還有許多不上鎖的小房子,導游向來往的游客介紹,這些小房子是農戶用來儲存糧食、瓜果農資的小倉庫,佤族地區一直秉持著“日不閉戶、夜不上鎖”的淳朴民風,在這裡沒有妄取之民,群眾互督互促,為滄源縣營造了文明和諧的旅游環境。

除了聽故事,品美食,翁丁景區還設置了沉浸式體驗環節。“咚咚咚……”不遠處木鼓聲響了起來,佤族小伙敲響木鼓,佤族阿妹甩起頭發,吸引不少游客駐足。跟隨著佤族群眾歡快的舞步,游客們圍著寨樁載歌載舞,合著節拍敲響木鼓,一遍遍呼喚著“江三木洛”。“‘江’在佤語中是‘秤’的意思,‘三木洛’是佤族英雄。‘江三木洛’,在佤族文化中代表著智勇雙全、公平公正的精神。”導游拉著游客的手,邊打跳邊解說,增強游客對少數民族旅游地的文化認同感。

“這是我第二次來翁丁,活動更加豐富了。以前看人家打歌,看個熱鬧拍拍照就走了,這次不一樣,不僅體驗了敲木鼓,佤族歌舞,還了解了這些民俗活動背后蘊含的精神財富,我和家人都受益匪淺。”來自昆明的張先生高興地說。

“旅游景區流量大,是宣傳推廣廉潔文化的重要陣地,下一步,我們將聯合文旅部門開發更多廉潔文化旅游產品,探索更多互動性廉潔文化活動,持續推動清廉建設和文旅高質量發展互促共進。”縣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李玲)

來源:臨滄日報

(責編:木勝玉、朱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