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滄茶葉產業科技創新取得新進展

近年來,臨滄市結合臨滄國家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范區建設,以臨滄茶葉產業科技創新為突破口,繼續加大對外科技合作與交流、繼續加大人才、技術、項目等引進工作力度,繼續加大培育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中小企業,繼續加大茶產業技術創新平台建設等,為臨滄茶產業建鏈補鏈延鏈強鏈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撐。
先后組織實施了《臨茶產業提質增效關鍵技術研究及裝備研發》《臨滄市台地茶提質增效集成技術體系研究》《雲南金花普洱茶加工技術研究與示范》《有機茶園規范化種植及有機滇紅茶加工關鍵技術集應用示范與推廣》“雲南省紅茶科技創新基地建設”等項目。近年來,臨滄市結合臨滄國家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范區建設,已組織實施各類茶產業科技創新項目31個,累計投入資金3980萬元。
開展了《臨茶產業提質增效關鍵技術研究及裝備研發》,該項目由雲南雙江勐庫茶葉有限責任公司牽頭,5家科研院所、2家企業參與,項目總經費2472萬元,其中科技專項經費1000萬元。通過項目實施,建立茶樹良種繁育基地30畝,茶樹種質資源收集圃150畝,有機茶園科技示范基地1.0850萬畝,研發了自動化儲青、自動化勻堆設備,建立自動化揀剔除雜和小型普洱茶壓制包裝生產線各1條﹔研究制定了《勐庫大葉種茶樹良種無性系繁育技術規程》《普洱茶加工技術規程》1項,申請發明專利3項,實用新型專利10項,研發普洱茶新產品5個。項目實施期間,榮獲“雲南省10大名茶”“國家知識產權優勢企業”和“雲南省省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等榮譽稱號。
開展了《臨滄市台地茶提質增效集成技術體系研究》,該項目自2022年實施以來取得了新的進展。完成近百份古茶樹資源的生化成分的鑒定、採集分析古茶園土壤樣品,收集保存古茶樹DNA資源,初步構建臨滄古茶樹資源信息數據庫﹔建成古茶樹資源圃50畝﹔通過嫁接、扦插等技術,新繁育優質古樹茶資源2000余株,建成母本園100畝﹔開展了古茶樹嫁接台地茶的技術體系研究及示范,研發出高效節本的台地茶低位嫁接和高位嫁接改良技術,對嫁接后的一代穗、二代穗生化成分變化規律進行了研究﹔開展了茶葉精准加工技術體系研究,初步篩選出3個特異性茶樹種質資源的適制茶類及最佳工藝參數,古茶樹嫁接台地茶的技術體系研究及示范推廣和全市茶葉精准加工技術體系研究奠定了基礎。
開展了《有機茶園規范化種植及有機滇紅茶加工關鍵技術集應用示范與推廣》,該項目由鳳慶縣峽山茶業有限公司承擔,公司與雲南農業大學茶學院簽訂科研戰略合作協議,開展深度合作,大力推動創新驅動有機茶產業高質量發展,深入踐行綠色、低碳、創新、高效的理念開展科技研發,通過有機茶種植技術集成應用和示范推廣,建成標准化有機茶園示范基地6500畝,建成年產1200噸滇紅茶清潔化自動化生產線一條,研發有機滇紅茶新產品3個,申請發明專利2項,獲得實用新型專利11項。2023年,實現企業新增產值1100萬元,新增營業收入1000萬元,新增利潤342萬元,新增稅收53萬元。帶動茶葉專業合作社3個,輻射帶動茶農3000人以上,其中60戶以上建檔立卡戶戶均實現收入增加6000元以上。
通過項目實施,全市共建立和認定茶產業方面院士專家工作站10個、雲南省星創天地6個,“雲南省紅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引進雲南省茶產業科技特派團1個,為推動全市茶業產業創新發展,加快科技成果轉化應用發揮了重要作用。(李育芬 尹光輝)
來源:臨滄日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