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大理八招守护古村落消防安全
位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永平县的国家AAA级旅游景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博南镇曲硐村,有村民8700余人,2024年接待游客数为31.12万人次。乡村与景区叠加,如何破解乡村消防的难点?大理消防用八招构建起“党建引领+多元共治”的基层消防治理新格局。

云南大理曲硐古镇里的消防元素。大理州消防救援支队供图
党建引领示范点——
曲硐村党总支紧扣“党建引领消防治理”核心思路,在古道蓝焰守护先锋站内,设置党员宣誓墙和党员先锋岗,既凸显党建引领在阵地功能中的核心地位,更强化党员的身份认同与初心使命。通过阵地建设,村党总支将村内199名党员力量拧成“一股绳”,聚焦“守护曲硐平安”共同目标,以党建红点亮消防蓝,筑牢村级消防安全防线。
安全治理联动点——
当地实体化运行消防网格管理,村党总支书记任1级消防网格长,乡镇消防工作站站长任副组长,建立消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实行“四必议”模式(独居失能老人住所消防安全、下店上宅或前店后宅消防治理、电动自行车管控、民宿客栈达标建设必议),防消联勤队员列席会议,形成隐患整治闭环。33个村民小组长任2级消防网格长,村党总支班子成员分片挂钩,负责消防安全隐患排查、宣传教育及应急演练。党员中心户管理3级网格,充分发挥“人熟、地熟、村情熟”的优势,构筑“小患一格解决、大事全网联动”的火灾防控末端治理力量。

云南大理曲硐古镇里的消防元素。大理州消防救援支队供图
应急处置前沿点——
大理州消防救援支队以站点为中心枢纽,联动村内13家民宿微型消防站为辅助力量,在村内布点61个“一栓一站”消防器材配置点,构建“1核心、13辅助、61环绕”的立体化应急救援网络,为传统村落筑起坚实的火灾防御屏障。依托这一枢纽据点,组建“防消联勤轻骑队”常态化开展工作,成为守护村落安全的“移动前哨”。
科普教育宣传点——
该救援支队以“消防+科技”为核心,通过消防器材陈列、模型演示、互动体验等多元形式,通过沉浸式对比体验,让群众跳出抽象文字,真切理解技防、物防措施的必要性,成为了提升全民消防安全素养的固定阵地。
火灾警示镜鉴点——
大理消防以失控的“火源”和冰冷的“囚笼”为主题设置案例警示区,将烧毁的电动车残骸以及封死的防盗窗进行现场实物展示,用“烧毁、扭曲、碳化”的电动车与“坚固、冰冷、封闭”的防盗窗并置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用震撼直白的方式,让群众感受真实火灾的残酷缩影。
消防志愿者服务点——
当地充分发挥党建带协会作用,依托核桃经营协会、妇女致富协会,各协会志愿者轮流进驻服务点,开展消防安全知识宣讲,参与“防消联勤轻骑队”防火检查,通过“专业力量+社会力量”的紧密协作,形成多方联动、共治共享的消防工作新格局。

云南大理曲硐古镇里的消防元素。大理州消防救援支队供图
暖心便民服务点——
曲硐村的便民服务点免费提供热水热茶,配备基础性药物,还配备了座椅、报刊等,外卖小哥、环卫人员等群体和户外劳动者在工作间隙,可以进入站内喝水休息,期间还能学习了解消防知识。
网红地标打卡点——
大理州消防救援支队将消防知识与景观融合,“蓝焰印象亭”矗立其间,“蓝焰曲径”蜿蜒向前,土墙面以曲硐茶马古道为底色,绘上消防常识。憨态可掬的卡通消防员雕塑,不仅吸引着小朋友驻足互动,更让这里成为景区内名副其实的“网红”。(杨立志)
来源:大理州消防救援支队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
































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权威资讯
报道全球 传播中国
关注人民网,传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