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靖沾益:“六个坚持”绘就美丽乡村新画卷

近年来,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区盘江镇紧紧围绕乡村振兴这一核心目标,紧握“六个坚持”这把“金钥匙”,精心打造既有“颜值”又富内涵的乡村家园,让群众的幸福感与获得感节节攀升。
村民小院。
坚持党建引领,筑牢乡村建设“压舱石”
盘江镇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引领作用和党员干部的示范力量,将党建工作全方位、深层次融入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的全流程。在人居环境整治、“两污”治理以及“两村”建设等方面,党员干部们以身作则、冲锋在前,带头投身垃圾清理、违建拆除、污水整治等工作,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诠释责任担当,引领广大村民积极踊跃地参与到乡村建设之中。
不仅如此,通过科学划分党员责任区、常态化开展形式多样的党员志愿服务活动等方式,引导党员主动亮明身份、积极发挥表率作用,为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持续注入强劲的“红色动力”,让党建引领成为乡村建设的坚实根基。
坚持科学规划,勾勒乡村发展新蓝图
盘江镇立足镇域内各个村庄的实际状况,通盘考量地理区位、资源禀赋、产业发展等多方面因素,编制村庄规划,对宅基地、文化用地、公共服务设施以及污水处理、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进行精细化布局。
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征集村民意见,最大程度尊重村民意愿,确保规划既贴合乡村发展的客观实际,又能精准呼应村民生活的多元需求,为美丽宜居乡村的可持续发展精心绘制出清晰明确的“路线图”,让乡村建设沿着科学的轨道稳步迈进。
坚持村民主体,激活乡村建设内生动力
“乡村建设为村民,乡村建设靠村民”,盘江镇始终将村民的主体地位摆在突出位置,通过多种途径积极引导村民深度参与乡村建设的决策与管理环节。
借助村民议事会、村民代表大会等民主议事平台,畅通村民表达意见和诉求的渠道,让每一位村民都能充分参与到乡村建设重大事项的商讨之中,使大家真正成为乡村建设的“主人翁”。同时,不断健全完善村民自治机制,精心制定贴合村情民意的村规民约,明确村民在人居环境整治、“两污”治理等方面的具体责任与义务,切实激发村民的责任感和归属感,在全镇上下营造出人人参与、共建共享的浓厚氛围,让乡村建设的内生动力充分激活。
坚持人文关怀,提升群众幸福感
乡村建设,不仅要有“面子”,更要有“里子”;不仅要见物,更要见人。盘江镇在推进乡村建设的过程中,始终坚守以人为本,把目光聚焦在困难群众这一特殊群体的生活需求上。组织党员干部和志愿者开展形式多样的结对帮扶活动,为困难群众送去生活物资,手把手传授实用技术,积极提供就业帮助,用心用情解决他们在生活中面临的实际困难。
在住房改造、基础设施建设等关乎民生福祉的工作中,优先保障困难群众的切身利益,确保他们能够平等地享受到乡村建设带来的发展成果,让乡村建设处处彰显人文温度,让每一位村民都能真切感受到幸福的质感。
坚持学习借鉴,开拓乡村建设新思路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盘江镇秉持开放包容、博采众长的理念,积极学习借鉴先进模式以及兄弟乡镇、村(社)在乡村建设领域的成功经验和先进做法,并立足自身实际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通过组织镇村干部、村民代表外出考察交流、开展现场观摩学习、深入进行案例分析等活动,让大家开阔视野、拓展思路,汲取先进的建设理念和实用技术。
同时,鼓励各村立足本村的独特资源禀赋和文化底蕴,探索独具特色的发展模式,精心打造“一村一景、一村一品”的美丽宜居乡村,让乡村建设既有共性之美,又具个性魅力。
坚持真抓实干,谱写乡村建设新篇章
盘江镇坚持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务实工作作风,以钉钉子精神扎实推进各项工作任务落实落细。截至目前,当地在中村和荣兴两个村委会已成功整合拆除危房、闲置用房100余间,通过以地换地这一创新模式盘活土地达17973平方米,有效满足了90余户农户的建房需求,实实在在地改善了乡村的居住环境和土地利用效率。
如今,漫步在盘江镇的各个村庄,整洁优美的环境让人赏心悦目,日益完善的基础设施为生活提供便利,蓬勃发展的产业彰显着乡村的活力与希望,一幅美丽宜居乡村的动人画卷正徐徐展开。(顾正晖、吴家勇 文/图)
来源:沾益区融媒体中心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