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云南频道>>要闻

云南:24条措施打造升级版“文旅大餐”

人民网记者 李发兴
2025年04月25日14:34 | 来源:人民网-云南频道
小字号

作为云南的“金字招牌”,旅游产业在全省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按照最新文旅统计制度测算,今年1—3月,云南省接待游客总量高达1.9亿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3261.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9.9%和5.0%。其中,入境旅游市场表现尤为亮眼,多国游客量实现翻倍增长,展现出极强的国际吸引力。

4月13日,2025年大理“三月街”民族节赛马大会举行。张辉摄

4月13日,2025年大理“三月街”民族节赛马大会举行。张辉摄

立足于文化和旅游消费的新阶段和新特征,云南省近日发布《关于进一步培育新增长点打造旅游消费升级版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措施》),从做实“旅居云南”新品牌、举办系列文旅活动、实施惠民让利政策、深化文旅业态培育、创新文旅消费场景、加快发展入境旅游、释放职工消费潜力、优化政策与消费环境8个方面,推出24条举措,进一步培育新增长点,打造旅游消费升级版。

2025年泼水节期间,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累计接待游客222.63万人次,同比增长9.57%,旅游总花费26.65亿元,同比增长7.20%。图片来源:西双版纳发布

2025年泼水节期间,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累计接待游客222.63万人次,同比增长9.57%;旅游总花费26.65亿元,同比增长7.20%。图片来源:西双版纳发布

做实“旅居云南”品牌,丰富旅居产品供给

2024年,到云南旅居的人数达389.75万,同比增长20.7%,“旅居云南”的魅力持续彰显。云南省将编制“旅居云南”发展规划,制定标准体系,推出正负面清单,加快发展乡村旅居等八大旅居业态。

为此,云南省计划遴选并打造100个旅居试点,推出一批示范项目,同时盘活乡村闲置资产,发展旅居民宿、户外露营等多样化旅居产品。此外,还将建设旅居新型文化空间,推动图书馆等文化设施“模块化”植入旅居村(社区),支持旅居群体参与新型文化空间建设经营。

为促进“旅居云南”品牌的落地,云南省将建设一批“旅居云南”消费集聚区,发展特色步行街,推动“彩云市集”进入旅居村(社区)。同时,鼓励企业在旅游淡季打包运营酒店民宿的空置房,引导经营主体利用闲置房屋推出小户型、强配套、嵌入公共文化空间的旅居房。

游客在临沧市耿马县勐撒镇芒见自然村乡见小院咖啡馆体验田野慢时光。人民网 曾智慧摄

游客在临沧市耿马县勐撒镇芒见自然村乡见小院咖啡馆体验田野慢时光。人民网 曾智慧摄

举办系列文旅活动,激发文旅消费活力

《措施》提出,利用寒暑假、国庆、春节等节假日,组织1000场以上的各类文旅商体消费季活动,推出景区景点、酒店民宿等优惠套餐,引导游客错峰出游。同时,组织开展“戏曲进乡村”“四季村晚”等文化惠民演出4000场以上,推动特色非遗进景区、进商圈、进街区、进旅居点,打造全省非遗工坊统一品牌。

此外,还将开展“小城(烟火乡村)计划”“一季一主题”“花开四季‘香’约云南”等深度游宣推活动,推出100个“宝藏小城”和“烟火乡村”。同时推出“旅居云南”小程序和数字地图,提供信息查询、交易支付、导览导航和定制化服务,吸引更多游客参与深度游。

实施惠民让利政策,释放文旅消费潜力

为激发消费活力,云南将推出一系列惠民让利政策。统筹商文旅体资源,按季度发布促消费活动清单和惠民政策。鼓励旅游景区、非遗工坊、商业街区、酒店民宿、体育场馆等创新文旅消费场景,鼓励州市推出商文旅体等消费券。优化营业性演出、体育赛事和各类大型群众性活动审批流程,安全可控提高发售票数。推行巡演项目首演地内容审核负责制,落实“一次审批、全国巡演”。

加强与OTA平台合作,针对“一老一小”、青年群体推出亲子游乐、避寒避暑、研学旅游等定制化产品。支持金融机构、OTA平台在昆明机场等入境游客集散地为国际旅客提供外币和国际信用卡支付受理、多语种购票、“一站式”转机等便利化服务。

开展“百城百区”文旅促消费活动,鼓励银联、银行等机构对住宿、餐饮、门票、文创、娱乐等消费给予优惠。实施“百城千站”文旅促消费行动,打造一批自驾游驿站,为自驾游客提供加油满减、高原免费供氧、代驾租车救援等增值服务。

演员们在“赏花之旅·一路花香”主题列车上为旅客表演节目。杨紫轩摄

演员们在“赏花之旅·一路花香”主题列车上为旅客表演节目。杨紫轩摄

深化文旅业态培育,创新文旅消费场景

随着文旅消费升级,不同年龄、不同偏好的消费者呈现出日益多元、细分的消费需求。

在深化文旅业态培育方面,云南省将拓展“体育+旅游”“商业+旅游”“科技+旅游”“影视+旅游”以及“温泉+旅游”等多种业态,推出丰富多彩的文旅产品和服务。打造“跟着赛事去旅行”品牌,组织体育赛事进景区、进街区、进商圈活动;举办彩云购物节,推出“滇味生活”美食旅游地图和“食在云南”体验游线路,打造50个以上夜间文旅消费新场景;启动重点文物、非遗数字化保护工程,鼓励旅游景区利用数字技术打造沉浸式体验空间等;实施“百星百景——电影旅程计划”“跟着微短剧去旅行”“微短剧里看非遗”等行动,推出100个以上影视旅游打卡地,推出“温泉+文化、康养、美食、健身”等特色体验项目100个以上。

在创新文旅消费场景方面,将开行旅游列车,打造“旅居云南”主题航班,联合航空公司推出“随心飞”套票、次卡,联动旅游目的地推出“机票+酒店、景区、租车”等优惠组合套餐,拓展公路旅游,打造一批“旅游风景路”,推出新能源汽车、房车无障碍旅游示范区和自驾营地100个以上。

2月18日,西双版纳迎来了由老挝籍、泰国籍游客组成的15人入境旅游团。这是自2025年2月10日实施东盟国家旅游团入境西双版纳144小时免签政策后,迎来的首个东盟国家免签旅游团。图片来源:西双版纳发布

2月18日,西双版纳迎来由老挝籍、泰国籍游客组成的15人入境旅游团。这是自2月10日实施东盟国家旅游团入境西双版纳144小时免签政策后,迎来的首个东盟国家免签旅游团。图片来源:西双版纳发布

优化入境旅游服务,提升服务保障水平

4月13日,来自老挝、柬埔寨、越南等多国游客在西双版纳州景洪市泼水广场一起泼水狂欢。来自柬埔寨的游客彭小萍说:“现在来中国旅游真的很方便,这里景色很美。”据统计,1至3月,云南接待入境游客186.99万人次,其中接待入境过夜游客93.24万人次、同比增长77.9%。来自柬埔寨、瑞士、韩国、新西兰、新加坡、马来西亚、澳大利亚、日本等国的入境过夜游客,均增长1倍以上。

为吸引更多国际游客,云南省将优化入境旅游产品供给,提升入境旅游服务保障水平。针对海外游客入境旅游多样化消费需求,推出一批冰雪游、民族文化游、户外运动游等主题线路。开发京滇、沪滇、闽滇、浙滇等“一程多站”入境旅游产品线路。加快培育昆明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支持在具备条件的城市口岸申报开设免税店,支持更多优质商户申报成为离境退税商店,推广购物离境退税“即买即退”服务。

针对入境游客“知晓难、支付难、交流难、预约难”,编制多语种入境旅游指南,建设一批入境旅游便利化服务试点,并在昆明长水国际机场、丽江三义国际机场、磨憨铁路口岸等重要入境交通枢纽设立国际旅游咨询服务中心,为入境游客提供更加贴心的服务。

释放职工消费潜力,推动文旅消费增长

为释放职工消费潜力,云南鼓励扩大职工消费,鼓励基层工会拓展会员会费使用范围,用于组织会员观看电影、文艺演出、体育比赛等,购买公园年票、旅游景区年票,开展春秋游等。严格落实带薪年休假制度,鼓励单位和职工将带薪年休假与小长假、传统节日、地方特色活动相结合弹性错峰休假。

同时,丰富职工消费供给,推出一批跨区域旅游景区、公园年票,鼓励职工和居民扩大文旅消费。推出“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山水之间‘工’疗身心”工会疗休养活动。积极扩大工会疗休养合作范围,将职工疗休养纳入消费惠民政策支持范围。

游客在昆明呈贡洛龙公园体验竹竿舞。人民网记者李发兴摄

游客在昆明呈贡洛龙公园体验竹竿舞。人民网记者 李发兴摄

优化政策与消费环境,护航文旅产业发展

为了保障这些措施的顺利实施,云南将加大银行金融支持和财政金融支持力度,创新推广“旅居贷”“云驿贷”“七彩民宿贷”等普惠金融产品,加大对文旅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鼓励商业银行面向游客发行“旅居云南”等文旅主题银联卡和“旅游e贷”等消费金融产品,优化消费分期、利息优惠等措施。创新金融措施,以更大力度倾斜支持旅游景区强基焕新、文旅产业升级,并加力扩围支持符合条件的文旅领域设备更新项目。

旅游经济是“口碑经济”,建立良好的市场秩序,才能让游客有一个愉快的旅游体验。在维护良好市场秩序方面,云南将深入开展旅游服务创优提质和旅游市场秩序整治百日行动,依法严厉打击不合理低价游、强制购物等违法违规行为,畅通投诉举报渠道,高质量组织文明旅游志愿服务活动,办好服务游客10件实事。紧盯重点文旅场所、娱乐设施等,优化跨部门联合执法检查,确保文旅市场安全有序,为文化旅游消费繁荣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刘丽娜介绍,此次发布的24条措施撬动力强、创新点多、惠及面广。建立政府、金融、企业多元投入模式,以文旅、商体、工会等少量财政资金,有效撬动银行金融、文旅企业等更多社会资本投入文旅消费活动。集成文旅、发改、财政、商务、体育、工会等20多家省级部门的政策措施,深度发掘“旅居云南”“宝藏小城”“烟火乡村”等文旅消费新增长点,形成具有云南特色的差异化文旅产品体系。既有避寒避暑旅居、“一站式”入境旅游线路这样关注外来游客的产品,又有景区年票、扩大工会疗休养这样惠及本地居民的措施,更有优化消费环境主客共享的具体举措。

(责编:木胜玉、朱红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