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云南频道>>昆明市总工会

让乡土人才变成产业工人

昆明嵩明:工会"三个聚焦"赋能农业产业发展

2025年03月28日10:13 |
小字号

“自2024年8月加入嵩明县农村乡土人才联合工会以来,工会不仅多次开展种植技术、电商直播等培训,还邀请专家指导,帮助很多大花蕙兰种植企业解决技术难题……”云南省昆明市嵩明县杨桥街道大花蕙兰协会会长李永明介绍说,嵩明是全国最大的大花蕙兰种植县,大花蕙兰种植面积已达到2160余亩,年产300万盆左右,主要销往北京、上海、广州等地,产值过亿元,从业人员2万余人,是嵩明县重要的支柱产业。

为大花蕙兰产业培育人才、解决技术难题,只是嵩明县总工会赋能产业发展的一个生动缩影。近年来,嵩明县总工会从高质量发展大局中找准工会工作的着力点,以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为抓手,通过成立嵩明县农村乡土人才联合工会,进一步把乡土人才“聚”起来、“强”起来、“用”起来,并逐步把乡土人才变成产业工人,以“三个聚焦”为指引,蹚出了一条“产改”促进产业发展、工会助力乡村振兴的创新之路。

聚焦组织覆盖 把乡土人才“聚”起来

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农村涌现出了大量以工资收入为主要经济来源的农村工匠、网约车司机、直播网红、乡村厨师、乡村技术员等乡土人才。为充分发挥乡土人才在促进农村产业发展和助力乡村振兴中的关键作用,2024年8月16日,嵩明县总工会与杨桥街道工会联合会有机联动,以龙街社区、白鹤社区为首个试点,成立嵩明县农村乡土人才联合工会,为乡土人才搭建交流合作、共同发展的平台。

“推动成立嵩明县农村乡土人才联合工会,是嵩明县总工会加强基层工会组织建设、拓展工会工作领域的有益探索。”嵩明县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梁书聪介绍说,嵩明县农村乡土人才联合工会以农村社区灵活就业人员为建会入会重点对象,经过近半年的运作,已经吸纳首批126名优秀乡土人才加入联合工会。

聚焦素质提升 助力农业高质量发展

助力农业高质量发展,培育一支高素质的农业劳动者大军是关键。嵩明县总工会立足工会组织的职能职责,依托嵩明县乡土人才联合工会,结合农业产业发展实际,创新开展一系列培育工作,取得良好实效。

在杨桥街道以“互联网+产业”为抓手,帮助乡土人才进入大花蕙兰企业就业,组织成立“宝妈”直播带货团队,常态化开展直播技能培训活动,实现花卉企业和乡土人才的双赢。在龙街社区开展“万名人才兴万村”酱菜制作培训,采取“理论+实践”的方式,为80余名学员传授酱菜制作技艺,同时引导参训学员将所学的酱菜制作技术应用到实际生产中,不断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延伸产业链,努力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酱菜品牌,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让更多乡土人员实现“家门口”高质量就业。

值得一提的是,嵩明县总工会通过深入开展“劳模工匠助企行”专项行动,在生物育种技术、无人机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和数字技术等方面,邀请行业专家和劳动模范,现场调研指导企业,帮助解决企业技术难题,助力农业高质量发展。

聚焦品牌打造 全面提升工会服务效能

嵩明县总工会以职工实际需求为导向,结合工会普惠工作的要求,以“六惠”为主要内容,创新打造“轻嵩惠”普惠工作品牌,多措并举关心关爱职工,进一步提升职工的幸福感、获得感和满意度。

嵩明县总工会以“轻嵩惠”品牌活动为抓手,高效整合工会资源、社会资源,在宣传嵩明特色农产品的同时,特价让利给职工,吸引职工消费,助力乡村产业经济发展。“非常感谢嵩明县总工会能够搭建‘轻嵩惠’这个平台,让我们有机会向广大职工宣传我们的品牌、展示我们的产品,在促进我们企业发展的同时,也带动了整个产业链的发展。”连续多年参加“轻嵩惠”活动的云南某乳业有限责任公司工会主席代蓉开心地说。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嵩明县将拓展“轻嵩办”场景应用清单纳入县委县政府“轻嵩办”服务品牌“高效办成一件事”,切实成为工会服务职工、促进提振消费、助力产业发展的有益实践。

据介绍,嵩明县总工会将立足工会职能职责,结合产业发展实际,深入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整合多方资源,加快建设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产业建设大军,为全县产业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龙张三、薛智)

来源:昆明市总工会

(责编:木胜玉、朱红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