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云南频道>>中国大理·乡村振兴进行时

洱海边的水故事

云南鹤庆:引水织网润彝乡

2025年03月07日09:47 |
小字号

三月,走进云南省大理州鹤庆县六合彝族乡黑水村,路旁的油菜花开得灿烂,俨然一幅明亮的春日画卷。

田间劳作的村民吴开华停下锄头,指着汩汩流淌的灌溉渠笑道:“谁能想到‘黑水’能变清泉?自打六合的水库修建好后,春耕再也不用看天吃饭了。”

黑水村非高标项目现场油菜花盛开。张婉婷摄

黑水村非高标项目现场油菜花盛开。张婉婷摄

“黑水”名字的由来,是这片土地挥之不去的记忆。在海拔2000多米的滇西北,六合乡年均降雨不足800毫米,黑水村唯一的古井水质浑浊,水黑如墨,村民取水需排队两小时。“以前种地要赶牛车到十五公里外拉水,一车水只够浇半亩地。”黑水村党总支书记吴小勇感慨道,黑水村的产业发展,曾被缺水难题牢牢锁住“命脉”。

转机始于2019年,烟草部门援建1.36亿元、地方政府配套资金建设六合引蓄水工程。六合引蓄水工程由引水工程、枢纽工程、输水工程和提水工程组成农灌用水联通体系,枢纽工程白夷箐水库库容300余万方。项目完成竣工验收正式投入使用后,六合彝族乡包括黑水村在内的39个自然村、7100多亩农田灌溉用水得到了有效保障。

2024年9月,鹤庆县非高标准基本烟田项目配套输水管网建设工程落地黑水村,23公里输水管网如银色动脉盘山而上,5000立方主蓄水池与3000立方调节池构成了梯级调蓄系统,精准解决了六合引蓄水工程用水的“最后一公里”问题,黑水村民盼了半辈子的“幸福水”,终于流进了彝家田。

水利工程给黑水村带来了看得见的“丰收账本”:3500亩农田告别“望天田”,用水成本降下来了,背水拉水的劳动力省下来了,作物种植质量提升。

“去年种烤烟19亩,亩均收入超6000元,加上套种魔芋,总收入比三年前翻了一番。”村民李银秀算起增收账。

2025年,为持续推进黑水村农业现代化转型,鹤庆县烟草专卖局计划铺设连片滴灌管道140亩,助力农户节水、节肥、节地、节时、节工,推动农田增产、增收、增效,实现“五节三增”的效果。

未来,黑水村计划大力推广“烤烟+魔芋”“烤烟+雨水蔬菜”的多元产业融合发展体系,为六合乡产业发展、乡村振兴、农民致富提供样板。(张婉婷)

来源:大理州烟草专卖局

(责编:徐前、朱红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