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云南频道>>云南楚雄

苏进聪升职记

2025年03月03日14:59 |
小字号

“父亲第二次胃穿孔手术结束,我就决定回老家照顾父母。”2023年2月,苏进聪辞去在深圳一家电子厂的工作,回到家乡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永仁县。

通过亲戚朋友介绍,苏进聪知道了“幸福里”社区平台——为解决企业用工难、务工者就近找工难,永仁县搭建的一种弹性精准用工模式。

当年3月,苏进聪入职“幸福里”社区,从一名蓝莓基地的大棚搭建工人干起。“每天上下班,社区派车接送,两餐如果有空,就回社区吃,免费,还是挺稳妥的。”他说。

再说住宿,是当地政府整合学校、办公楼、敬老院等闲置资源,翻新后提供给务工者居住的。“一间6人,卫浴间共用,轮流打扫。”苏进聪说。

入职三个月后,苏进聪晋升为小队长,管理一支小分队。李大平夫妇是小分队成员。

务工人员在采摘蓝莓。受访者供图

务工人员在采摘蓝莓。受访者供图

“孩子还在读书,在‘家门口’上班,方便我们照顾。”李大平说,上班的蓝莓基地离社区不远,离家也近,到蓝莓基地从事采摘和包装工作,除了每天最低120元的固定保障费用外,也可按件计价,多劳多得。

县里成立“幸福里”社区后,永仁县烟草专卖局主动配合。为提升务工人员专业性,社区通过摸排、筛查,组建了一支烟草产业工人队伍,并由永仁县烟草专卖局进行技能提升培训。

苏进聪的哥哥苏进明是队伍中的一员,通过技能培训后,他将所学到的烤烟种植管理技术运用到自家的10多亩烤烟管理中,2024年收益达到7万元左右。

现在,苏进聪已经是“幸福里”社区一个分社区的厂长,每个月能有6000元左右收入。“很满足。”谈及现状,他笑着说。

“幸福里”社区这座“幸福桥梁”,真正架起了老百姓实现“就业在家门口、幸福在心里头”的美好愿望,托起了他们“稳稳的幸福”。(王文颖)

来源:云南省烟草专卖局

(责编:徐前、朱红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