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云南频道

汤贵生的“小确幸”

2025年02月25日14:11 |
小字号

汤贵生决定种洋桔梗时,心里七上八下的。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一年时间过去,他的付出得到了回报。

汤贵生家住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县岔科镇长田村,今年春节,除了一家人和和美美过了个年以外,让他高兴的事莫过于洋桔梗的价格持续走俏。大年初六一早他便忙活起来,家里种植的20亩洋桔梗正值盛花期,生长至成品标准的花儿一茬又一茬,得抓紧时间请人采摘。

粉红色的洋桔梗比较受市场欢迎。李碧垚摄

粉红色的洋桔梗比较受市场欢迎。李碧垚摄

不同于其他种花户等待商贩上门收花,或是将花运至集散点售卖的销售模式,汤贵生卖洋桔梗的方式“直来直去”——开着自家的皮卡车将花运至昆明的斗南花市出售,虽然辛苦一些,但不愁没人买。

“我们这儿种出的洋桔梗品相要好一些,采摘后3个小时就能运到斗南,新鲜得很。”在大棚内张罗工人采摘花的汤贵生乐呵呵地算了笔账:按目前的市场价格,他种植的洋桔梗今年毛收入不低于13万元。

别看汤贵生现在的生活过得滋润,30多年前,他家的生活却有些困难。那时,汤贵生和妹妹的学费,以及一家人的生活开销,主要依靠父母种烤烟。

为了让生活好起来,汤贵生前些年到处打工,但都不稳定,加之父母年纪大,需要人照顾。考虑到这些因素后,他于2015年决定返乡发展。

看着长势不错的洋桔梗,汤贵生喜上眉梢。李碧垚摄

看着长势不错的洋桔梗,汤贵生喜上眉梢。李碧垚摄

实际上,让汤贵生下定决心返乡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这些年村里的基础设施逐年改善,机耕路通到田间地头,能用机械耕种的土地也都用上了农机具。原来,2005年至2024年,为帮助长田村村民发展农业产业,建水县烟草专卖局累计投入649.68万元,在该村建设基础设施项目554个,项目类型包括地边小水窖、水池、沟渠、机耕路、密集烤房等。有了这些设施的助力,长田村村民的增收路有了坚实保障。

2024年,汤贵生开始种洋桔梗,一开始他父母不支持,因为吃了不少苦的他们凡事求稳。但汤贵生不这么想,他认为现在条件这么好,拼一拼、闯一闯,机会多的是。

洋桔梗俗称无刺玫瑰,种植管理不难,在建水种植每年可以采摘两茬。汤贵生种了9个品种,其中白色、粉红色、浅紫色的花比较受市场欢迎,“建1亩大棚拢共要5万元,如果市场价格稳定,2年就能收回成本。”汤贵生说。

每到采摘季,汤贵生都要请人帮忙。李碧垚摄

每到采摘季,汤贵生都要请人帮忙。李碧垚摄

平日里,汤贵生和妻子管理这些洋桔梗,到采摘季忙不过来时请人帮忙,因活计细,每次至少要请30个人,每人每天的工钱有130元,基本上都是附近的村民。

“当时想,万一失败了,我家还有烤烟兜底,所以就放开手脚干。”汤贵生说,现在回过头看,他庆幸十年前做出回乡发展的决定,只要人勤快,在农村也大有可为,“眼下我种洋桔梗成功了,希望能带动周边的人一起发展,大家拧成一股绳子,一起挣钱。”(李碧垚)

来源:红河州烟草专卖局

(责编:木胜玉、朱红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