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云南频道>>云南楚雄

返乡“新农人”,“老路子”有了“新走法”

2024年08月15日10:53 |
小字号

绕过一条长长的盘山路,从山腰到山顶,再到山间坡地,8月的烈日下,35岁的赵丽军正在地里忙着采收烟叶。

西菊拉村位于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武定县高桥镇,距离集镇25公里,距离县城70公里,山高箐深,多年来,这里的发展一直受限。在这样的光景下,村里大多数年轻人在上完初中高中后就离开村里外出打工,赵丽军便是其中一员。

赵丽军在田间查看烟叶长势。刘畅摄

赵丽军在田间查看烟叶长势。刘畅摄

“初中毕业后,我去了很多地方打工,在河北待了两年、福建待了两年、浙江待了三年,回来之前在广东做了三年装修工,在外面整整待了十年。”赵丽军细数自己的打工经历。

2018年,因为父亲生病需要照顾,同时考虑到在家的孩子,赵丽军和妻子回到村里,接下了父母耕作多年的10亩田地,走上了父辈养家糊口的“老路子”。

虽说走上了“老路”,但赵丽军立志要让“路”走得更好些。接过外出打工的亲戚闲置撂荒的田地,他扩大了种烟面积,烟后种植青豌豆。

在西菊拉村,赵丽军作为最年轻的烟叶种植户,脑子活、学技术快,几年经验积累下来,他已然成为田间地头的一把好手。

“但还是很困难,生产缺水是大问题。在水源不方便的地方,我们只有夜里开着拖拉机去拉水,白天做田里的活计。”赵丽军说。

在西菊拉村,种植作物除了靠天上的雨水,就是靠山箐里出的地下水,虽然接了自来水管道,但直达耕地的少之又少,拉水灌田还是常态。

2023年初,在综合考查实际情况的基础之上,以西菊拉村村委会为申请主体,烟草部门出资,西菊拉村管池工程正式开工建设。

2023年10月,项目竣工,管网绕过蜿蜒曲折的山路直达田间,成了种植季的“输血管”。自此,拉水灌田在西菊拉村成为历史。

“现在种地比以前容易多了,不用和以前一样拉水。”赵丽军说,2023年,他家种植烤烟15亩,烟后全部种植青豌豆,两项收入累计近12万元。

除此之外,赵丽军家里还养着羊、骡子、猪,在种田之外,还有一笔养殖收入。

虽然赵丽军回来走了“老路子”,但和老一辈人种地比,有了增收的“新走法”。“靠着‘老路子’也能走向‘新幸福’。”他笑着说。(刘畅)

来源:云南省烟草专卖局

(责编:木胜玉、朱红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