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靖市烟草专卖局(公司)打造“金叶农匠”助力烟草产业高质量发展——
“农匠”加持兴业 蓄势赋能乡村

全国最大的地级优质烤烟基地曲靖,正孕育着全省首个烟草产业的劳务品牌——“曲靖金叶农匠”。这片土地上,烟草农业服务专业化、产业化、现代化的进程如火如荼。
目前,曲靖市烟草专卖局(公司)已在示范区组建起一支1200余人的“金叶农匠”队伍,他们将由行业专家进行培训,就近为当地烟叶种植户提供服务,“曲靖金叶农匠”的建设将以示范区为起点向全市推广,吸纳更多专业人才,实现烟叶种植者用工更便利、“金叶农匠”找工更快捷,在保障烟叶生产过程标准化的同时,为推进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培育农匠精神,打造金叶劳务品牌,曲靖市局(公司)正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书写时代诗篇。
培优主体 稳固核心地位
曲靖烟草种植历史悠久,烟叶清甜香润、醇和馨怡,是全国烤烟种植产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全市规划基本烟田319万亩,常年种植烤烟130多万亩,收购量占全国的十分之一,为全国多个卷烟骨干品牌提供优质烟叶原料,拥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实现年产值62亿元,每年烟叶种植户仅靠种植烤烟总收入可达60亿元,户均收入6万元。
近年来,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加快推进,传统烟叶生产备受冲击,为适应大农业发展的新要求,曲靖市烟草专卖局(公司)确立了“以推进烟草农业现代化为方向,以稳固烟叶基础为核心,以激发烟叶种植户队伍生产积极性为动力,探索一条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的理念。
为了培优主体稳烟叶种植户,曲靖市积极发展10亩至30亩种植专业户,户均种植规模逐年提升。2023年,户均种植规模12.12亩,相比2018年提升64.58%。组织开展新型职业烟叶种植户培训和认定,重点培育“80后”“90后”“00后”烟叶种植户,稳定40至50岁铁杆烟叶种植户,每年开展培训2600余次,累计培训职业烟叶种植户5.97万户,烟叶种植户生产技术素质和专业技能水平不断提升。
创新模式 诞生“金叶农匠”
由于用工需求大、劳动力资源分布不均、劳务信息渠道不通畅等原因,烟叶用工季节种植户常常因用工而犯愁。与此同时,一些农民因技术水平不高,种不出好烟、烤不出好烟,收入大打折扣。“想烟叶种植户所想,忧烟叶种植户所忧,前期已经有众多种植专业合作社,育苗、耕整地、打塘、覆膜、中耕等重点环节机械作业率高达70%, 在此基础上,结合省局(公司)推广‘一部手机种好烟’,全省合力打造‘滇字号’劳务品牌的机遇,我们决定打造‘曲靖金叶农匠’劳务品牌。”曲靖市局(公司)烟叶生产科副科长王国军介绍。
据不完全统计,曲靖10.6万户农民依靠种植烤烟解决了就业。曲靖烟草产业打造的烟区综合体,直接和间接带动40万农民就近就业。因此,“金叶农匠”将大有可为。
曲靖市局(公司)通过引导农业合作社整合生产资料、重组生产资源,吸纳当地烟叶种植户、农村劳动力组建“金叶农匠”队伍,通过资金扶持、技能培训、优化管理等一系列措施,搭建服务管理平台,完善全环节服务体系,提供符合市场需求的产业化服务,助力“金叶农匠”队伍向专业化、产业化推进。
“曲靖金叶农匠”服务管理平台以管理便捷、信息共享、多方协同、数据驱动为方向,将“金叶农匠”服务烟叶生产环节的作业流程纳入系统管理,实现“种植者线上下单—合作社线上派单—金叶农匠线下服务—多方验收—种植者线上评价”的“一站式”服务,实现就近派单,优化生产资料的管理和组合,构建完善多方协同参与、用工快捷透明的用工管理机制。
“生产技术规范是硬件要求,培育壮大队伍是品牌实力。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金叶农匠’队伍能提供标准化、规模化的服务,可以有效降低生产服务成本,形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服务价格。这是烟草产业之需,也是‘金叶农匠’品牌的底蕴所在。”王国军说。
据悉,烟叶种植户在参加无人机操作、农机维修、烤烟移栽和烘烤技术、烟叶加工、烟叶挑选等培训合格后,将由人社部门认可发证,持证上岗。同时,曲靖市局(公司)内部还提供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烟叶种植技术培训作为补充。
目前在曲靖市马龙区开展试点,辖区内1200余名专业化工人相关信息已采集完毕,并于年底全部完成培训认证。
拓展服务 推进“烟粮协同”
“金叶农匠”不仅服务于烟草产业,也正寻求与工业企业及其他产业进行合作,融入大农业,实现劳务品牌的共建共享。以此拓宽“金叶农匠”的就业范围和增收途径,解决“金叶农匠”在非烟季节的就业问题。
同时,曲靖市局(公司)为健全完善烟粮协同发展机制,将依托“金叶农匠”在曲靖范围内打造12个烟区产业综合体,可实现烟区和“金叶农匠”共同多元增收4亿元左右。可带动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推进地方农业现代化进程,推动农民共同富裕。
据悉,曲靖市烟草专卖局(公司)目前在进行市级劳务品牌申报工作,下一步计划进行省级劳务品牌申报。在培训结束后的“下单”式服务中,将不断强化监管措施,提升服务质量,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让品牌效应扩散至更大区域、更多行业,最终培育形成技能特色鲜明、吸纳就业能力强、社会认可度高、信誉度好的烟草企业劳务品牌。
“烟草部门的服务给我吃了定心丸,提供技术培训,让我成为职业烟叶种植户,还可以下单服务项目。烤烟种植能交给合作社‘托管’。”板桥镇安勒村委会维古自然村村民范树坤在外打工多年,回乡种烟后,曾经一度担心自己没有现代烟草农业技术,扩大种植面积自己又忙不过来,经过一年的实践,他悬着的心终于安稳了。
曲靖市局(公司)负责人介绍,树一个品牌,不仅是为了在烟草产业中“一枝独秀”,更是要在培训中融入、普及生态、绿色的理念,推广应用生态与绿色等技术,了解气候气象、乡村经济产品季节性特征,掌握乡村经济产品生产、经营、管理等全过程。不断地培育“金叶农匠”,是让他们在为烟草生产提供提质增效服务、就业创收的同时,与乡村经济、自然生态融为一体,带动农民共同富裕。同时,激励有技术、有理想、有情怀、吃苦耐劳的“金叶农匠”,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成为乡村经济的主力军,成为“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的参与者和受益者,助推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美好愿景早日变成现实, 实现大农业、农民、烟草产业、农村多方共赢。(庄浩)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