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泸西阿勒村:小香葱铺就增收路

早春时节,居高望远,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泸西县中枢镇阿勒村成片的小香葱在蓝天白云的辉映下绿意盎然。午饭过后,李逵闲步到葱地查看小香葱长势,再过数天,长势喜人的小香葱即将迎来大丰收。
阿勒村地处坝区,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适宜小香葱生长。早在2015年,就有广东、浙江等地的商贩陆续到阿勒村租地种植小香葱,产值丰厚,销路畅通。村民们虽然眼热,但由于缺乏技术,也只能望洋兴叹。
李逵查看小香葱长势。陈乐摄
李逵作为阿勒村农科辅导员,在仔细分析了小香葱的广阔市场后,决意把小香葱的种植技术学到手,然后带领村民共同发展。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看书、网上查资料、实地观摩,李逵对小香葱种植技术做到了门儿清。
2018年,李逵率先种下了12亩小香葱,成为村里“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由于前期准备充分,第一拨就实现了丰收,亩产值近万元。
尝到了甜头的李逵第二年又在本村流转了19亩土地,全部用于种植小香葱。同时动员有条件的村民进行种植,前期的管网铺设、灌溉设备选择,以及后期的种植技术,李逵负责全程指导。
目前,阿勒村小香葱种植面积3000余亩,其中当地村民自主种植面积接近一半。小香葱一年四季都可以播种,每年有3到4拨的收成,亩产1500公斤左右,虽然市场价格时有波动,但高产量依然带来了可观的利润。
小香葱采收环节需要纯人工操作,而且用工需求不小。每到小香葱成熟季,葱地里到处是成群结队的拔葱人,拔葱收入按重量计算,时间自由,劳动强度不大,出田上称就可以拿现钱。
为了方便信息互通,阿勒村特地建了一个微信群,把小香葱种植户和其他村民都拉了进来,种植户在群里发布用工公告,有意愿的村民可自愿前往。“家门口”有了现成的就业机会,近年来,阿勒村外出务工的人越来越少,有些动作麻利的村民,一天仅拔葱收入就有三四百元。
阿勒村土地资源丰富,而且地间交通便利,配套设施完善,家中劳动力不足的村民就把土地流转给外地商贩或本村村民种植小香葱,流转价格普遍在2000元每亩以上。
村民李红金今年58岁,家中自有土地20余亩,由于孩子们都在外发展,李红金前年把土地全部流转出去,老两口得空就到葱地拔葱。去年,李红金家土地流转和拔葱两项收入在6万元以上。
小香葱种植基地。陈乐摄
“村里农业种植能有今天的发展,还多亏了烟草部门。”阿勒村党总支书记张云洪介绍,2013年,泸西县烟草专卖局在村里全额援建了50口地边小水窖、15条机耕路和7条排洪沟,实现了路相通、渠相连,为阿勒村小香葱、烤烟等种植产业发展和村民增收创造了良好条件,土地流转价格也比泸西县其他交通、水源条件较差的地方高上一倍。
如今,走进阿勒村,清一色的自建小别墅成为了一道风景线,靠着发展特色种植产业,村民们的日子越过越富足。(陈乐)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