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德宏税务这十年:
退税减税降费超给力 帮扶企业发展添活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一系列退税减税政策的出台,为减轻市场主体负担、应对经济下行压力提供了有力支持。德宏税务部门坚持把落实落细税费优惠政策作为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的政治任务,切实让减税降费政策惠及市场主体。
税费优惠政策落得稳,中小企业站得住脚
德宏地处祖国西南边陲,市场主体以中小企业为主,中小企业量大面广,支撑就业人口多,在稳定增长、促进就业、改善民生、推动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一系列税费优惠政策向中小企业倾斜,在税收优惠政策的助力下,昔日的中小企业发展壮大,正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云南某实业有限公司是为打造丝绸全产业链的战略规划而推进的重大投资项目。2018年底企业开始投资建厂,2020年10月份才基本建成开始投入生产。由于前期建厂投入大量资金,企业流动资金严重不足,导致企业经营之初困难重重,好在赶上税收好政策,2021年,公司享受了增值税增量留抵退税1700多万元,这些资金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投产之初的资金周转压力。
“公司得以稳步发展,离不开税务部门的给力政策和服务,税务部门多次为我们送来政策‘大礼包’。今年我们计划投资1.5亿元,4月份已经收到200多万元的增值税留抵退税款,预计未来还能再享受优惠政策。”该公司财务总监丁彧然介绍。
十年间,减税降费政策直面市场主体,帮助市场主体渡过难关,恢复活力。“近年来,办税方式越来越便捷的同时,税收优惠力度越来越大,退税减税政策真正为我们减轻了负担。”云南某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孙丽涛说,今年收到126万元的留抵退税款,在企业急需资金周转的时候,帮助企业缓解了燃眉之急。
从2019年实施的更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到2022年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从小微企业“六税两费”减免政策到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免征增值税政策……十年来,德宏州实现减税降费约87亿元,为成千上万户中小企业带来了真金白银的实惠,为广大市场主体减轻了发展负担,增添了创新创业的底气和信心,有效激发了市场发展活力。
税费优惠政策落得准,重点企业走得出去
党的十八大以来,德宏始终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在地方政府和财税政策的扶持下,一批企业落户德宏后增长势头强劲,逐渐成长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点企业,同时,坚果、茶叶、大米等越来越多的德宏产品走向全国。对此,德宏税务部门以企业为导向,创新优化纳税服务举措,深入落实各项税费优惠政策,着力解决企业难点、堵点,帮助企业渡过难关,稳定发展。
某有限公司是德宏州制造的代表企业之一,该公司从2013年6月投产以来实现产值近35亿元。“我们公司赶上了发展的好时候,营商环境越来越好,税收优惠力度越来越大,如今我们已走上了稳定发展的正轨,扩模的计划也提上了日程。”企业财务负责人杨晋说道。
除了走向全国,德宏越来越多的企业搭乘对外开放快车,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这个过程中,德宏税务部门发挥税收服务经济职能,精准施策,优化服务,向走出去企业问需解难,全面助力“德宏制造”走出国门。
出口退税是国家支持企业走出去的重要举措,是扶持企业积极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手段。从2016年开始,德宏州出口退税总额连续4年位列全省第一。疫情发生以来,德宏税务部门更进一步加快出口退税审批进度,缓解出口企业资金压力,促进外贸出口稳定发展。
“受疫情等因素影响,企业面临的资金压力越来越大,德宏税务给予了公司大力支持,申报办理的出口退税一般2至3个工作日就到账了,今年出口退税款已经到账500多万元。”云南某工贸股份有限公司财务人员王燕说道。
目前,随着留抵退税扩围工作有序推进,落实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加快出口退税进度等工作也在同步推进,退税减税工作已取得阶段性成效。通过持续减税降费,德宏州市场主体规模稳步增长,截至2022年8月,德宏州涉税市场登记户数较2013年增长了3.7倍,“一减一增”之间真正实现了“放水养鱼”的良性循环。
回首这十年,连续实施并不断加力的退税减税政策效应不断显现。一项项利企惠民、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措施扎实推进,广大税务干部攻坚克难、全力以赴,积极回应纳税人期盼,在服务大局中彰显税务担当。
“我们将继续围绕一系列税费优惠政策,采取多样便捷的举措,确保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高效畅通,切实将政策红利送到广大纳税人缴费人手中,切实为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税务力量。”德宏州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曹志刚说道。(尹朝丹、李承秦)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