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云南频道>>中国大理·乡村振兴进行时

退休不褪色 余温不减量

2022年08月16日15:58 | 来源:人民网-云南频道
小字号

“杨老师,下周我们准备举办烟叶烘烤技术培训会,想邀请您来讲讲烘烤知识,我们都想让您今年再回来给大家培训!”拉乌烟站站长李余军和往年一样向杨老师发出了培训邀请。

李余军口中的“杨老师”名叫杨勇,是云南省大理州宾川县烟草专卖局的一名退休职工,1980年参加工作的他有着四十余年的工作经验,对于烟叶烘烤工作更是驾轻就熟,同事们都亲切地称他为“杨老师”。

杨勇在烘烤技术培训会上向烟农讲授烘烤知识

杨勇在烘烤技术培训会上讲授烘烤知识。

2022年,宾川县遇上了极端高温干旱天气,同时受冰雹灾害影响,全县农作物受灾达千亩,给烟叶采烤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杨勇更是无心闲赋在家,接到培训邀请电话后,毫不犹豫地答应下来,立马开始着手准备培训材料。

俗话说:“种是金,管是银,烘烤才是聚宝盆”,足以说明烘烤环节是烤烟生产的重中之重。在半个月里,杨勇的脚步踏至宾川县内数个烟站,在培训会上讲解今年的烘烤技术要点,解答烘烤难题,原本清闲的退休生活变得异常忙碌。

宾川县素有大理州“热区”之称,七八月温度更是到了顶峰,烤房群的高温更是挑战人体的生理极限。杨勇依然坚持去到烤房群,实地指导村民采收、科学烘烤。拿着水杯,挂着毛巾、戴着草帽,即使热得满头大汗,衣衫几乎被汗水浸湿,他依旧不停地穿梭在大大小小的烤房中,将科学的采收方式和烘烤工艺倾囊相授给村民,几乎没有休息时间。

“家人都劝我退休了就好好休养几年,烤烟的事有的是其他人干,但是我现在身体还好得很,趁还做得动,这点辛苦算什么,我还想再出一份力!”被问到辛苦这么久累不累,杨勇笑着说道。

村民“钱袋子”的守护人

纳继雄是碧鸡村烟叶种植高手,但今年却在烤烟烘烤上遇到了一个大难题——烟叶送进炉后,控制仪显示温度为68度,几乎是正常温度的两倍,他反复调试,请教其他师傅,却都在做无用功。看到烟叶开始变黄,如果再想不出办法这炉烟就要烤废。焦虑不安的纳继雄心想,这个问题也许只有杨勇才能解决。杨勇接到电话简单告知解决方法后便驱车赶到碧鸡村,等炉温恢复正常后,他还把纳继雄家的仪器设备检查了一遍,确保后续烘烤不出现问题。

“杨老师今年一月份就退休了,还无条件开车这么远来帮我挽回了数千元的损失。有杨老师在,烘烤也就也没什么好担心的了。”纳继雄笑着竖起了大拇指。

“烤烟这东西,烤好是炉宝。村民们辛辛苦苦这么久,我们一定要守好群众的‘钱袋子’,不能因为烘烤出问题影响了他们的收入。”这是杨勇一直挂在嘴边的话。

同事眼里的“百科全书”

“杨老师,您看一下,这循环风机运作好像不太正常。”“杨老师,您来一下,这个问题我们讨论讨论。”“杨老师,还是得有您在现场我心里才有底!”不论是宾川县烟草专卖局的同事,还是广大农户,大家都离不开这位经验丰富的杨老师。生产部门里的年轻人经常请教杨勇烘烤中的技术难题、极端天气下的烘烤技术、烘烤设备的维修……有时去现场处理,杨勇会把他们叫上,积累他们解决突发问题的经验。

烤烟生产进入烘烤季的数十日来,风机损坏,显示仪异常,调控温度过高,生物质燃料机运作失控……杨勇帮助解决了数不清的突发状况,退休在家的他只要接到同事或村民的电话,都耐心地给大家排忧解难,电话里解决不了的就到现场进行做顾问、解难题,没有丝毫埋怨。

“没有群众就没有我们,虽然我现在退休了,但只要群众需要,只要单位需要,我就在。”退休没有褪去杨勇的底色,在岗时,他的足迹踏遍了宾川的山山水水,走进成百上千间烤房;退休后,他竭尽所能发挥着自己的余温,不计得失,宽阔的胸膛里始终跳动着一颗热情而又执着的心。有杨勇这样的带头人,相信握住“接力棒”的年轻人们也会不负重托,用责任和热爱为农户和行业浇灌出更多“金叶”。(潘怡融)

(责编:木胜玉、朱红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