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云南频道>>天赐普洱 世界茶源

普洱:边疆美 边民富 边防固

2022年06月18日17:05 |
小字号

美丽的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奚川江 摄

青山深处,特色民居错落有致;国门之畔,边寨人民安居乐业……在普洱大地上,一个个边疆美、边民富、边防固的现代化边境小康村串珠成线,让边境群众过上安宁幸福的好日子。

做强产业项目 群众钱包更“鼓”了

产业兴则百姓富。为帮助澜沧拉祜族自治县东回镇班利村夯实产业基础,2019年,澜沧县投入沪滇帮扶资金436万元,在班利村大寨村民小组新建标准化猪圈7280平方米,实现人畜分离、集中养殖。同时,引入金融扶贫产品,推进猪饲料“保险+期货”扶贫项目,惠及建档立卡贫困户约600户,项目总保费100万元。针对班利村逢赶集日沿路设摊导致交通堵塞的问题,2020年,澜沧县投入沪滇帮扶资金465万元,实施农特产品交易市场及附属工程建设项目,新建农特产品交易市场和展示中心1165平方米,既满足了村寨农特产品日常交易的需求,又为后续的民族文化展示提供了配套设施。

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景信乡回俄村坚持“既要百姓富、又要生态美”的发展理念,积极探索“一地多用”产业发展模式,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在发展中,回俄村群众与“宾弄赛嗨”户通过相互交流农业生产经验、相互传授先进种植技术、相互推荐新兴优势产业等方式,拓宽“宾弄赛嗨”的“造血渠道”,增强“宾弄赛嗨”的“造血功能”。回俄村群众把林下砂仁种植技术教授给40多户“宾弄赛嗨”户,并免费提供种苗2.4万余株,帮助30多户“宾弄赛嗨”户实现产业脱贫致富。

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整董镇曼滩村立足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自然资源,依托上海对口帮扶资金,打造肉牛养殖产业基地,在2021年投入215万元提升曼滩村牛圈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2022年又争取到280万元,进行标准化牛圈、工人用房、生产用房、硬化道路等相关配套设施建设。同时通过发展茶叶、橡胶、坚果等产业,抓牢瓜果等经济作物种植,2021年,曼滩村人均收入达1.1万元,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16.6万元。

升级基础功能 沿边村寨更“美”了

普洱市以“七改三清”综合整治为抓手,开展改房、改水、改电、改路、改厨、改厕、改圈和道路改宽、活动室改建、绿化带改扩等项目,努力让乡村庭院成为花园、果园、菜园、田园、乐园。

2021年,上海市在澜沧县勐朗镇富本村南角河村民小组投入帮扶资金1200万元,实施民房风貌改造提升70间,新建哈尼族文化展示区、特色农产品展示交易中心、休憩凉亭、廊架、水池等,为村里发展乡村休闲旅游打好基础。

2021年,曼滩村投入上海帮扶资金200万元,用于新建花池、沿路传统居民外墙拆除等,推动农村环境由家庭“小美”向乡村“大美”、由“干净一时”向“美丽永驻”转变。通过美化村容村貌,以“家园、田园、菜园、果园、乐园”五园一体的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已初见雏形。

聚焦乡村旅游 文化底气更“足”了

普洱市结合旅游发展规划,在产业谋划方面既注重传统种植养殖业的提质增效,更注重与乡村旅游的融合发展,突出边旅融合、文旅融合、康旅融合,探索以边促旅、以旅兴边,用乡村旅游丰富和提升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的品质和内涵。

为把临近机场的交通地理优势转化为吸引客流、发展旅游的产业基础,把传统文化优势转化为经济产出和发展动能,2020年,澜沧县协调资金67万元,在东回镇班利村大寨村民小组实施民族文化展示设施及周边配套优化建设项目。2021年,又整合资金70万元,建设民族服饰展销馆,将民族文化与旅游产业有机结合,借势文化旅游业拓展致富路子。

通过对民族传统文化的挖掘整理,西盟佤族自治县马散村永俄寨依托“全国文明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等金字招牌,以永俄特色村寨、佤山天池、民族团结盟誓塔等特色人文、自然景观为基础,开发集沿边观光、休闲度假及民俗、民族文化体验为主体的乡村旅游,开展拉木鼓、品野果、民族歌舞狂欢等具有佤族风情的边境旅游活动。

坚持党建引领 强边固防更“安”了

边境兴则边疆稳,边民富则边防固。普洱市通过建设抵边小康村、增设边防控制点、抵边警务室、建立联合党支部等举措,深入推进管边控边体系,全力夯实守边固防基础,共同守护边境安宁和人民安康。同时,通过充实边境一线强边固防、疫情防控、乡村振兴、党组织建设、基层治理工作力量,推动边疆党建长廊建设与疫情防控、打击跨境违法、乡村振兴有效融合,切实筑牢安全屏障。

来源:普洱日报

(责编:木胜玉、朱红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