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雲南頻道

保山施甸:科普助力春耕備耕

2025年04月02日11:59 |
小字號

春回大地,萬物復蘇,春耕備耕正當時,雲南省保山市施甸縣充分整合科協、農業等部門的資源優勢,深入鄉村大力開展科學普及、科技應用等活動,積極助力春耕備耕,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勁動能。

科普進田間地頭。

科普進田間地頭。

借助春耕備耕的時間節點,施甸縣科協聯合農業等領域的科技工作者,充分發揮科普大篷車“小型流動科技館”的平台作用,深入鄉村開展科普宣傳培訓活動,將農業種植等科技知識送到群眾“家門口”,為群眾送上一場場春耕備耕的“及時雨”。今年以來,施甸縣依托科普大篷車和農業科技工作者,共開展科普進鄉村宣傳培訓活動5場次,發放宣傳資料2000余份(冊),接受群眾咨詢300余人次。

“現場聽了專家的培訓講解,我心裡可算有底了,這些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技術技巧很實用,今年收成肯定有保障。”施甸縣何元鄉何元村的一名種植戶說道。春耕備耕時節,施甸縣有效整合科協、農業、煙草等部門資源,積極組織科技工作者開設“田間課堂”,採取“訂單式”“田間式”“保姆式”等方式,通過“理論講解+實操演示”,大力開展春耕備耕種植技術培訓,提升群眾種植技術水平,讓群眾吃上春耕備耕的“定心丸”。截至目前,施甸縣共開展“送技到田間”培訓活動10余場次,受益群眾達800余人次。

在施甸縣何元鄉莽王村,一台無人機正來回飛行,精准地將一袋袋農家肥從公路旁運送到山谷對面李文榮家的地塊裡。“由於不通公路,原本需要兩個工人10個小時才能完成的農家肥搬運工作,一台無人機短時間內就能高效完成,大大節省了時間和成本。”施甸縣何元鄉莽王村筍葉水村民李文榮說。

在施甸的甘蔗生產區,甘蔗播種機正在山地穿梭作業,能一次性完成開溝、下種、施肥、覆土等多項作業,播種機每走一趟,便能同時播種4行種苗。之前一人一天的工作量,現在僅用幾分鐘就能完成。與此同時,集鬆根培土、施料、蓋膜為一體的三化一體機也正在對老根甘蔗開展中耕管理。

據了解,今年以來,施甸縣切實加大農機補貼力度,著力推廣智慧農機應用,大大提高了春耕備耕工作效率和質量。智慧農機為春耕備耕工作按下了“快進鍵”,為全縣農業豐產奠定堅實基礎。(李榮富、祝永院 文/圖)

來源:雲南省科協

(責編:徐前、朱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