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江城:春筍破土探頭角 採挖品嘗正當時
2025年03月31日21:34 |

普洱市江城縣康平鎮勐康村常年雲霧繚繞,日照充足,空氣濕度適宜,為野生苦筍的生長提供了優異的自然環境。清明節前后,這裡的苦筍便會爭相冒尖、破土而出,每年的這個時候,村民們會背上竹簍,走進山林,去尋覓那些剛剛露尖角的苦筍,而當地人唯有在這個季節品嘗幾回苦筍,方才算是真正擁有了完整的春日體驗。
一大早,當地村民便背著用編織袋縫制的簡易挎包,帶著工具進山挖苦筍。這些苦筍通常藏匿在茂密的竹林之下,且許多苦筍都生長在斜坡上或者草叢中不易發現,頗有經驗的村民用拐棍清掃路上的障礙物和覆蓋在苦筍上的枯葉,發現筍尖后用工具刨開苦筍周圍的泥土,露出苦筍根部,再將埋於地底的苦筍挖出來,整個過程嫻熟自然,不一會兒,挎包裡便裝滿了苦筍。
“這段時間天氣還比較冷,山裡的小苦筍還不算多,但價格比較好,所以我們都會抓緊時間上山多挖一點,賣個好價錢。”康平鎮勐康村村民阿花說。
苦筍的做法有很多種,炒、燒、涼拌、煮湯均可,比較常見的苦筍做法有:苦筍蘸醬、苦筍炒臘肉、苦筍炒臭菜、涼拌苦筍等,其中,苦筍蘸面醬是最經典的吃法。將新鮮苦筍上的泥土和絨毛洗淨,直接用水煮熟,剝去外皮后蘸醬吃。本地面醬加入小米辣、蒜末、芫荽等調料,搭配上苦筍的微微苦味,真是別有一番風味。
除此之外,苦筍和臭菜的組合也是“絕佳搭配”,臭菜雖帶了一股濃郁的氣味,卻深受喜愛,只是將二者稍微清炒,味道就十分鮮美,吃后令人回味無窮。
在江城,苦筍不僅是盤中佳肴,更是牽系著游子心緒的家鄉味道。即便江城人遠走他方,也會想方設法帶一些特產以慰鄉愁。由於苦筍在外地極為罕見,離鄉的人們常將煮熟的苦筍裝罐封存,以淡鹽水腌浸,用以長期保存。在他鄉異地,一縷苦筍的香氣便能讓游子心生波瀾,追憶起在遠方的故鄉。(李麗婭 謝詩儀)
來源:江城發布
(責編:木勝玉、徐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