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會澤:羊肚菌撐開“致富傘”
2025年03月29日09:19 |

3月下旬,走進雲南省會澤縣者海鎮三家村的羊肚菌種植基地,溫暖濕潤的種植大棚內,一朵朵棕褐色的羊肚菌如雨后春筍般破土而出,飽滿的菌蓋宛如撐開的小傘,錯落有致地分布在菌壟間。
長勢喜人的羊肚菌。高梓源攝
望著滿棚的“金疙瘩”,村民們臉上洋溢著笑容。他們穿梭在菌壟間,一手執刀、一手托住菌蓋,嫻熟地採收著這來之不易的山珍。此起彼伏的歡聲笑語裡,充滿了對美好生活的期盼。
作為食藥兼用的珍稀菌種,羊肚菌具有種植周期短、經濟效益高、市場前景廣的特點。會澤縣煙草專賣局創新推行“煙菌輪作”模式:每年10月烤煙採收結束后,引導農戶翻整土地搭建菌棚,待次年春季羊肚菌豐收后,再重新移栽煙苗。這種模式既提高了土地復種指數,通過菌類代謝有效改善土壤肥力,為來年烤煙提質增效奠定基礎,又開辟了農戶增收新渠道。
“三家村現有10個標准化種植棚,目前是第二個種植年。”者海鎮農業農村綜合服務中心技術人員介紹道,“單棚產量穩定在400斤左右,目前鮮菇收購價達每斤100元,每個大棚年產值約4萬元,10個大棚的毛收入可達40萬元。扣除所有成本后,每個大棚淨收益約2.5萬元。”
務工人員正在採收羊肚菌。高梓源攝
蓬勃發展的羊肚菌產業不僅讓種植戶嘗到甜頭,更帶動了周邊村民就近就業。正在採收的徐美芬動作麻利:“我今年51歲,外出務工比較困難。以前冬春農閑隻能在家閑著,現在既能照顧老人孩子,每天還能採收20多桶菌子掙錢。”
據悉,者海鎮計劃進一步擴大羊肚菌種植規模,通過完善“煙菌輪作”技術體系,持續提升耕地利用率和產出效益,走實“特色菌業+品質煙葉”的鄉村振興雙贏之路。(饒萬乾)
來源:曲靖市煙草專賣局
(責編:木勝玉、朱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