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雲南頻道>>雙江

臨滄雙江基層黨建“四個一”賦能高質量發展

2024年08月09日09:30 |
小字號

去年以來,臨滄市雙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縣主動融入臨滄市基層黨建“一廊一帶一片一道”布局要求,因地施策、靶向破題,打通“神經末梢”,推動茶產業、基層社會治理及強村富民工作落地見效。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動融入邊疆黨建長廊建設。持續深化“黨的光輝照邊疆,邊疆人民心向黨”實踐活動,打造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升級版”。全縣共創建177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單位﹔創建少數民族特色村國家級4個、省級8個,實現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十進”全覆蓋。充分發揮4214個網格、13740個網格長(員)作用,廣泛宣傳雙江多元民族文化、優秀傳統文化,不斷豐富和發展民族工作新平台、新載體,提升民族事務治理的精細化、智能化、專業化水平。《布朗族蜂桶鼓舞》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佤族雞樅陀螺、拉祜族“七十二路”打歌列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保護“兩江”生態拓展產業發展空間,穩步推動“瀾滄江黨建示范帶”建設。圍繞以“黨建鏈”引領“生態鏈”助推“產業鏈”,充分挖掘40.2公裡瀾滄江流域和71公裡小黑江流域生態資源和產業資源,逐步將可視范圍內300畝低質林改造為彩色林,對大文碼頭低質林圖斑11個468畝進行整治,以封山育林、加強管護為主,逐步恢復植被,形成自然景觀。開展沿江一帶“黨建+林長制”工作,齊心協力抓好沿江19萬畝森林和草原資源保護與開發利用,真正做到“以紅帶綠,以綠映紅”。組建一支由大文、忙糯、邦丙三鄉沿江村組黨員為主要成員的60人“兩江巡哨”聯合巡查隊伍,通過創新建立跨區域、跨流域協作聯合巡河、聯動治理,構建聯動治水新格局,為保護好瀾滄江、小黑江流域的生態屏障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積極向上爭取項目資金,投入285.8萬元實施大文鄉邦馱村回蚌自然村“美麗家園·移民新村”項目工程。投入涉農整合資金200萬元在二台渡口實施村級集體經濟項目建設,完成二台渡口道路硬化。積極對接港投集團對大文碼頭基礎設施進行建設,“一帶”建設取得階段性成效。2023年,沿江村村級集體經濟經營性收入均達13.54萬元。

樹牢雙江茶產業品牌形象,著力推進“黨建引領冰島昔歸忙肺茶葉產業示范片”建設。充分發揮“冰島茶”“勐庫大葉種茶”“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地”等公共品牌的效應和資源優勢,推動傳統產業與信息技術產業融合發展,打造數智化、融合化的產業體系,與第三方合作,打造“中國雙江冰島茶薈官方抖音平台”、開發“一葉一樹一情”古茶樹保護認養項目,以2個數字化運營平台“領航”茶產業發展。與市內外有影響力的直播團隊合作,引入有資質的公司運營,為雙江茶產業數字化項目“孵化”筑“巢”,自平台開播以來累計銷售額達3800余萬元。通過平台之間相互配合,協作開展茶葉品鑒、選品、質量把關、全產業鏈科技研究和成果轉化等活動,為全縣茶產業科技化、數字化發展織好“網”。同時,以村級股份經濟合作聯合社為“媒介”,鼓勵村黨組織負責人結合各村資源優勢,打開銷售渠道,帶動茶葉線上銷售“點面開花”。沙河鄉邦木村、勐庫鎮邦改村“黨組織+村級股份經濟合作聯社+電商/直播團隊+茶農”模式逐步走向成熟,帶動2個村255戶農戶銷售茶葉130噸,實現戶均增收8500元。邦木村黨總支書記唐興林榮獲“雲嶺電商新農人”稱號。

聚人才匯企業活經濟,全力保障中緬印度洋新通道建設。找准黨建引領保障中緬印度洋新通道建設的結合點、發力點、突破點,主動服務和融入中緬印度洋新通道建設,積極參加省、市組織的各類項目推介和商貿對接活動,舉行點對點、項目行業對行業企業的精准洽談。今年上半年,全縣市外產業招商到位資金10.7億元,新簽約項目39個,協議資金9.67億元。組織參加第二屆臨滄·百國華僑華人聯誼會,成功舉辦第八屆冰島茶會招商引資重點項目推介活動,在談項目7個,協議資金8.3億元。大力開展“一把手”帶隊外出招商,圍繞綠色產業發展、生物及大健康產業、文化旅游等產業鏈延伸領域制定精准外出招商計劃,目前,組織開展“走出去”招商6批次23人次。“十個一”全程服務“請進來”客商,服務“請進來”客商56批次134人次,新引進企業63戶。圍繞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開展高素質農民培育、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現代農民培訓等農村實用人才培訓7862人次。(王明世)

來源:臨滄日報

(責編:木勝玉、朱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