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江城:多措並舉創新招 譜寫城市基層治理新樂章

普洱市江城縣聚焦提升黨建引領城市基層治理效能,強化組織領導,精心統籌謀劃,有力有序推動“網格”管理、“多中心合一”和紅色物業等基層治理機制體系落地落實落細,多措並舉為群眾提供“一條龍”“一站式”服務,不斷提升社會服務質效。
黨建引領強治理 細化網格精管理
積極推進“黨建+網格化”社會治理工作,著力構建黨建引領、網格聚力、共建共治共享的現代化社會治理新模式。按照“多網合一、一網通建、一網統管、一網共享”的標准,統一建設“全域覆蓋、整合共享、規范高效、常態運行”的城鄉社區網格化服務管理體系,以城關鎮鎮級為指揮體系中心,11個村(社區)設置信訪接訪室、調解室、心理咨詢室,邀請衛健系統的心理咨詢師參與協助基層治理工作,為“信訪人員”“問題人員”搭建一個“陽光、自信、溝通、理解”的交流平台,努力實現“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的多元化解機制,有效提升基層社會治理精細化、系統化、科學化水平。
“書記領辦”解難題 “多中心合一”樹品牌
以“書記領辦”項目為抓手,樹立“書記帶頭抓、親自抓、靠前抓”的鮮明導向,整合各方資源,從人民群眾的急難愁盼出發,辦好“書記領辦”項目。將黨建力量和基層治理優勢聚集在群眾“家門口”,積極推進“多中心合一”建設,讓群眾“進一扇門,解萬般事”,暢通和規范群眾訴求表達、利益協調、權益保障通道,為群眾提供法律服務、信訪接待、困難幫扶、志願服務等“一站式”服務,構建“多中心合一”的基層治理新格局。此外,積極開設“愛心驛站”“四點半課堂”等,開展活動158次,導入社會服務力量500余人次,服務時長達585小時,服務學生2700余人次,助推社區形成“互助友愛、奉獻愛心”的新風尚,打造現代化便民利民的“幸福社區”。
“1+N”模式優服務 紅色物業增幸福
社區採取“1+N”模式,堅持黨建引領,結合小區黨組織、物業管理委員會、樓棟長、社會志願服務等多方力量,為居民搭建共建共治共享橋梁,及時了解民情社情,掌握居民動態,有效解決居民關心的難點、熱點問題。今年以來,在小區黨組織的帶領下,3個業主委員會、26個物業委員會共調處化解信訪矛盾糾紛20余起,調解率達100%﹔指導辦理電子社保激活30余人、手機辦理養老保險業務30余人、開具各類証明200余份等,群眾滿意度達98%以上,充分發揮了基層治理的“緩沖、紐帶、凝聚”作用,調動了居民群眾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為共筑共建平安小區奠定堅實基礎。(周文陽)
來源:江城發布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