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歸鄉路”

![]() |
王曉華正在查看油菜長勢。張靜梅攝 |
“從這裡開始一直到那邊,這50畝油菜都是我的。”站在雲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牟定縣共和鎮軍屯村委會路旁的田埂上,王曉華指著大片油菜田說。
“曾經,我為了生計背井離鄉,在外打工近十年。”王曉華回憶道。那些年,他輾轉廣州、深圳、西藏等地,為了家庭和孩子,他不得不忍受著與家人分離的痛苦。然而,隨著年齡的增長,常年的奔波讓他感到力不從心,他開始思考是否能有更好的選擇。
2022年,王曉華做出了一個重要的決定——回到家鄉軍屯村。他看到了家鄉發展的契機,也看到了自己未來的希望。
回到家鄉后,他“重操舊業”,從一名“打工人”變成了“職業煙農”。與十年前不同的是,這一次,他參與到了“農民變股民”的進程中,成為了鄉村振興進程中的一份子。
這一切的轉變,都要從2021年牟定縣共和鎮軍屯村煙區產業綜合體的建設說起。為了推動產業發展,軍屯村委會構建起了“四級聯動”的土地流轉新模式。通過土地入股、現金入股、人頭入股的方式,將土地資源、存量資金、人力資本有效結合起來,實現了“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民”的轉變。
在這一轉變下,王曉華看到了發展的機會。他將自己的土地經營權、現金以及人頭入股到合作社,成為了一名股民。2023年,他從合作社分到了1654元的紅利,這讓他更加堅定了歸鄉的決心。
如今,王曉華以1300元/畝的租金承包了47畝地種植烤煙,煙季結束后又種植油菜,實現了多元化種植。他說:“現在我的時間比以前自由多了,而且是在自己家門口種地,當然願意回來。”
在軍屯村,像王曉華一樣選擇“歸來”的村民還有不少。他們看到了家鄉發展的希望,也看到了自己未來的幸福之路。在這條幸福的“歸鄉路”上,他們不僅實現了自己的價值,也為家鄉的振興貢獻了自己的力量。
同時,軍屯村的創新發展模式也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回到家鄉。他們帶著新的理念和技能回到家鄉,為家鄉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屯村的創新發展模式不僅推動了產業轉型升級的發展之路的探索,也解決了勞動力問題。它讓缺少資源的人找到了“出路”,讓離鄉的人找到了“歸路”,更讓歸來的人有了堅實的“前進路”。在這條通往幸福的道路上,軍屯村正持續前進著,展現出了鄉村振興的美好願景。
如今,軍屯村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金色的油菜花海、綠油油的烤煙田、忙碌的村民和歡聲笑語構成了一幅美麗的鄉村新畫卷。這條幸福“歸鄉路”不僅讓村民們找到了歸宿感和幸福感,更為鄉村振興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希望。(劉暢)
來源:楚雄州煙草專賣局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