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雲南頻道>>大理祥雲

實施“枝繁干壯”工程——

大理祥雲:構筑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

2023年11月21日11:53 |
小字號

 近年來,大理州祥雲縣深入實施“枝繁干壯”工程,推動民族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切實增強各民族對中華文化的高度認同,構筑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

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對各民族優秀傳統文化進行搶救性保護,對民族民間文學、傳統音樂、傳統舞蹈、傳統曲藝、傳統技藝、傳統體育、傳統醫藥、民俗8個門類進行深入普查、調查、收集、整理,健全傳統文化資源數據庫,形成普查文字約500萬字,收集整理圖片約3萬幅、影視及音頻資料約600件。同時,積極申報非物質文化遺產,全縣共有省級非遺保護項目8項、項目代表性傳承人12人﹔加大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保護力度,建成1個非遺博物館、3個非遺實物展示廳、8個非遺工坊、20個非遺傳習所(點)、1個非遺進校園示范學校、1個“非遺+旅游”示范點、1個鄉村振興非遺傳承基地、1個“非遺+公共文化”共享空間。

打造中華民族視覺形象。充分利用縣內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建成祥雲“紅色傳承”教學基地、祥雲縣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題教育館等一批突出各民族共有共享的中華文化符號和形象的教育實踐基地、主題館、主題公園、文化街區、文化長廊,以及26個石榴紅文化廣場,形成“一館兩基地”+“一街區兩公園多節點”的視覺形象體系,把中華文化融入街區建設、景點打造。同時,堅持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納入黨員教育、干部教育、國民教育、社會教育體系,常態化開展宣傳宣講,引導各族群眾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

推進文化惠民利民工程。加強基層思想文化陣地建設,實施應急廣播體系建設項目,在全縣10個鄉(鎮)、139個行政村(社區)建成應急廣播前端和終端,完成20戶以上自然村400個應急廣播終端部署,建成縣、鄉、村(含自然村)三級應急廣播體系,有效傳播黨的聲音。廣泛開展群眾性文化活動,常態化開展文化下鄉,創新打造“流動小舞台”,豐富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不斷完善民族文化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建成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站、所)149個、農家書屋132個、全民閱讀示范基地6個、最美閱讀空間9個。

實施民族文化精品工程。大力實施民族文化項目,打造了《生命的瞬間》《村官普發興》等一批文藝精品,大型紅色花燈劇《省委書記王德三》在北京等地演出38場次,《東山蘆笙舞》榮獲雲南省第十二屆民族民間歌舞樂展演金獎,鹿鳴洞經音樂得到較好保護和傳承,民族舞蹈《姆的餒》參加雲南省第七屆民族民間歌舞樂展演獲得金獎和傳承獎,促進了民族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民族文化之花絢麗綻放,文化自信持續增強。

推動民族文化交流互鑒。扎實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全域創建,深入實施各族青少年交流計劃、各族群眾互嵌式發展計劃、旅游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計劃,促進各民族在空間、文化、經濟、社會、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加強對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歷史文化的研究,每年利用春節、端午節、中秋節等傳統節日開展民族文化展演等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舉辦“啞巴節”“天峰山歌會”“嘗新節”等民俗節日,創新舉辦“桃花節”“櫻桃節”“紅梨節”等活動,各民族文化在各類活動中交流互鑒、和諧共融。

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全面推行使用國家統編教材,實施推廣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工程,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學習和使用納入學校教育全過程,全縣語言文字工作規范化達標學校有158所,學生使用國家通用語言率、學校使用國家通用文字宣傳覆蓋率達100%。大力營造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社會環境,全縣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普及率達95%以上,87個村創建為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普及村,8個村(社區)通過三類城市語言文字規范化達標評估認定。( 陳婭)

來源:大理日報

(責編:木勝玉、朱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