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州以鄉村旅游新發展推動鄉村振興——
鄉村旅游“出圈” 鄉村振興“有范”

秋日的暖陽從郁郁蔥蔥的核桃林間洒下,落在石頭牆色彩斑斕的涂鴉上靈動而有趣,錯落有致的青石小院也在晨光中蘇醒過來……10月17日,沿著蜿蜒的石板路,記者走進獲評首屆“鄉愁大理·最美鄉村”的漾濞縣平坡鎮向陽村委會阿尼麼自然村,一幅幅美麗鄉村的生動畫卷展現在眼前,在這現代藝術肆意流淌的山坡上,濃濃的鄉愁讓人倍感舒暢。
第二批主題教育啟動后,州委、州政府將打造“中國最美鄉愁帶”作為學習推廣浙江“千萬工程”經驗的重要抓手和具體實踐,依托大理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成果,以首屆“鄉愁大理·最美鄉村”推選活動“村PK”為載體,打造了一批特色優勢明顯、鄉愁韻味濃厚、發展基礎良好、典型示范引領的最美鄉愁實踐樣本和鄉村旅游新地標,以鄉村旅游新發展推動鄉村振興。
藝術賦能
“空心村”蝶變為“藝術村”
走在村中,隨處可見正在蓋新房的村民,隨處可聽到“叮叮當當”敲石頭的聲音。
“這是我們的游客中心,那是‘老支書’家民宿……”漾濞縣平坡鎮向陽村委會副主任李江女,一邊指著一棟棟正在建造的石頭房子,一邊介紹說:“‘阿尼麼’在彝族話裡是‘鳥都沒有的地方’,以前這裡交通不便、基礎設施落后,村裡大多數人都選擇外出打工,是個名副其實的‘空心村’。”
變化,發生在音樂人李永康回鄉創業那年。2018年,李永康回到阿尼麼村,以石頭、古樹、音樂為裝飾元素,建設了“阿尼麼007藝術農庄”,吸引了許多藝術家來此休閑、創作,漸漸成為“藝術家的第二居所”網紅地,吸引了眾多游客慕名而來。在能人帶動下,阿尼麼村積極爭取項目資金,實施道路硬化,改善人居環境,提升村容村貌,大力推動鄉村旅游、音樂文化、農耕體驗等多元融合發展,如今真正蝶變成為了藝術鄉村。
“獲得‘鄉愁大理·最美鄉村’稱號后,阿尼麼村知名度進一步擴大。中秋國慶‘雙節’期間,阿尼麼村的游客絡繹不絕,最多一天達400多人。每到周末,‘007藝術農庄’總是一房難求。”李永康說,“越來越多外出務工的村民回到家鄉,主動向村委會申請發展民宿等旅游產業。”
李江女說:“當前,阿尼麼村通過‘黨支部+合作社+公司+農戶’的發展模式,堅持因地制宜、規劃引領,鼓勵引導村民盤活閑置資源,經營風格各異的特色民宿,發展餐飲、土特產加工等。今年底,在建的6家民宿就能完工投入運營,游客接待中心、農戶產品展示廳也將相繼完工,這將進一步推動阿尼麼村農文旅融合新業態加快發展,實現以鄉村旅游賦能鄉村振興。”
村村來秀
秀出大理鄉村最美模樣
劍川縣沙溪鎮寺登村,突出田園風光、白族民俗風情、茶馬古道遺存及特色民居客棧,走出了一條以游補農、以游助農、以游促農的良性發展路子﹔永平縣博南鎮花橋村,著力對古村落進行保護與開發,創建鄉愁體驗館、馬幫文化體驗基地、元梅觀賞園、生態休閑旅居地等,開啟鄉村旅游“花橋模式”﹔賓川縣喬甸鎮海稍村,因地制宜發展鄉村紅色旅游,走出以文促旅、以旅興農、農旅融合發展的新路子……近年來,大理州充分挖掘鄉村旅游資源和優勢,激活大量“沉睡”在鄉間的田園、山林、房屋等資源資產,積極發展鄉村旅游產業,讓傳統的村落煥發出新的生機和活力。
為進一步探索鄉村發展新模式,打造大理“鄉村旅游新地標”IP,大理州開展了首屆“鄉愁大理·最美鄉村”推選活動。全州12縣市參照推薦標准,共推薦60個村庄參與評選,經過多輪審核討論后,確定了40個初選入圍村庄。聚焦打造大理鄉村旅游新地標,突出“吃住行游購娛”“商養學閑情奇”旅游要素,州委、州政府組織相關部門專家審查村庄專題片、實地走訪,並結合村庄實際本底、流量、熱度、潛力等因素綜合考量,優選出了36個鄉村進入“村PK”大眾網絡投票和評委評審環節。
最終,30個村庄獲評首屆“鄉愁大理·最美鄉村”、6個村庄獲評首屆“鄉愁大理·最美鄉村”優勝獎,並於9月22日,在大理州慶祝2023年中國農民豐收節暨首屆“鄉愁大理·最美鄉村”頒獎晚會上受到表彰。
活動中,涌現出一批特色明顯、鄉愁濃厚的網紅旅游鄉村,提升了大理作為“鄉愁”之地的標識度、知名度,吸引了一波人氣流量,助推了一批新業態發展。
“通過‘村PK’活動,岔江村傳統的民風民俗以及壯美的江山、雲海被更多人知曉,吸引了省內外游客到此休閑垂釣。今年中秋國慶假期,岔江村江上民宿提前兩周訂滿,單‘雲上小灣休閑園’就接待游客800多人次,營業收入達13萬余元。”南澗縣小灣東鎮黨委宣傳委員茶偉翠介紹說。
品牌打造
鄉村旅游賦能鄉村振興
首屆“鄉愁大理·最美鄉村”推選活動“村PK”,是大理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的鮮活成果,是“鄉愁文化”傳承弘揚的生動體現,帶“活”了大理的美麗村庄、帶“火”了大理的鄉村旅游,在全省乃至全國打造出了“詩畫蒼洱·鄉愁大理”的特色品牌。
為進一步展示“鄉愁大理·最美鄉村”風貌、風物、風情、風味等方面的特色亮點,州委、州政府將圍繞最終獲評的村庄,組織開展首屆“鄉愁大理·最美鄉村”線下“體驗季”活動,突出村庄美景、美食、美文、美藝等主題,開展鄉村旅游產品、農特產品展示、推介、營銷,豐富鄉村旅游產品和業態。同時,進一步完善交通設施、豐富旅游體驗、提供優質服務,改善提升農村人居環境,讓游客有地可尋、有史可講、有物可看、有情可感。
州委農辦副主任、州農業農村局副局長李純告訴記者:“大理州鄉村資源豐富,結合近期的深入調研、檢視整改,州農業農村局重新審視和發掘鄉村的價值,聚焦中國最美鄉村建設,牽頭組織開展了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行動、土特產直播帶貨、最美鄉村體驗游等系列活動,揚優勢、補短板,帶‘火’了一大批村庄。趁著現在的熱度,我們將持續推出以‘霞客行’為主題的‘探尋最美鄉愁’旅游路線,循著我國古代杰出的旅行家和地理學家徐霞客先生的足跡,研游大理延綿古今的秀美山川,吸引各方力量參與,尋訪大理古朴別致、鐘靈毓秀的古城和村落,打造鄉村旅游新地標,引領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積極回應廣大農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記者 朱蕾 通訊員 楊碧)
來源:大理日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