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花籽“榨”開增收致富“門”

大春季的農作物還沒收完,他宜龍村委會的村民就計劃著小春季的產業發展——種植蘭花籽。
他宜龍村委會位於雲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雙柏縣安龍堡鄉,當地以種植烤煙、玉米和養殖牛羊等畜牧業為主,產業結構比較單一。
“為拓寬群眾的增收渠道,近年來,當地不斷調整產業結構,利用當地長期種植的蘭花籽,大力發展蘭花籽種植產業。”安龍堡鄉他宜龍村黨支部書記謝斌說。
謝斌介紹,蘭花籽具備適應能力強,生育期較短等優良特性,適合他宜龍村發展。“雖然他宜龍村種植蘭花籽歷史悠久,但品種單一、產量很低。”
他宜龍村委會種植的蘭花籽。鄒陽攝
為解決該問題,安龍堡鄉通過楚雄州農科院專家,從武漢市農科院引進四個蘭花籽新品種在他宜龍村委會進行試種。通過2年的時間,篩選出適應性更強、產量更高的品種進行推廣,新品種畝產達120公斤以上,品種改良效果顯著。2021年,雙柏縣煙草專賣局在他宜龍村捐資15萬元,對蘭花籽種植進行補貼,扶持種植蘭花籽2500余畝,每畝補貼村民60元,期間還邀請楚雄州、雙柏縣專家到村指導,在他宜龍村委會多個村民小組舉辦蘭花籽種植現場會,從播種到中耕管理,從施肥到採收,培訓人數達93戶,299人。
蘭花籽的種植問題解決了,但該產業沒有生產加工設備,村民隻能將蘭花籽低價出售,效益不高等問題仍擺在群眾面前。
對此,雙柏縣煙草專賣局通過多方調研,又捐資14余萬元購買先進榨油加工設備,作為他宜龍村委會村集體固定資產提供給農戶用於蘭花籽初加工,以此提高產品附加值,從而增加群眾收入。
“當地群眾在頭年10月採收完烤煙后播種蘭花籽,第二年4月成熟,盤活了大春採收后的閑置土地。蘭花籽是不可多得的藥食同源的高價值農作物,每公斤可賣到11元。”他宜龍村黨支部副書記施海燕介紹,自建成榨油廠后,更多的村民選擇通過加工成籽油后進行銷售。
對於初加工的收入,村民卜正斌給大家算了筆帳:“村委會建成場地,煙草部門購買設備,群眾榨油隻收取一定的電費和人工費,1公斤籽可以榨油0.2公斤,每公斤油最高可賣到60元,比直接出售蘭花籽多賺一成。”2021年,卜正斌種植蘭花籽35畝,當年得到補助2100元,到今年,他家種植的蘭花籽已達40畝。
“蘭花籽種植簡單,省工省時效益高。榨油剩下的油枯不僅是優質的還田肥料,還是生豬的優良飼料,一公斤油枯可賣到6元,算下來也是一筆不小的收入。”村民施家福說。
據介紹,新品種蘭花籽推廣成功后,2022年,以他宜龍村委會在他宜龍、毛臘沖等7個自然村擴大推廣種植蘭花籽至2700余畝,產值近148萬元。通過帶動周邊的新街村委會、安龍堡社區、柏家河村委會開展規模化種植。
2023年,安龍堡鄉計劃在全鄉范圍內種植蘭花籽的農戶達1200余戶,預計實現蘭花籽產量550余噸,產值600余萬元,預計實現戶均增收5000元以上。
“村裡將通過2至3年的努力,打造高質量產品品牌,實現蘭花籽‘一村一品’,帶動該產業持續健康發展。”謝斌介紹說。
近年來,雙柏縣安龍堡鄉在政府的引導和煙草部門的定點幫扶下,因地制宜做好“土特產”文章,積極組織引導經營主體、廣大農戶大力發展種、菜、牛、果等富民多元產業,在推動烤煙、牛羊養殖等主導產業提檔提質的同時,做活蘭花籽油料、人參果等新型特色產業,使全鄉種養業結構進一步優化,構建起鄉村特色產業體系,加快農業轉型升級,有力促進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增色。(鄒陽)
來源:楚雄州煙草專賣局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