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蒙自:“綠色文章”繪就生態底色

近年來,雲南省紅河州蒙自市水田鄉圍繞建設“林果鄉村·生態家園”目標,著力提升全鄉環境質量,認真書寫生態文明“綠色文章”,走出了一條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大道。
為壓實“護綠”責任,水田鄉制定林長制工作實施方案,構建林長制工作體系,全面開展林長巡林工作,打造山有人管、林有人護、樹有人造的護林新局面﹔實施最嚴格的保護制度,嚴格落實森林覆蓋率、森林蓄積量增長責任制﹔全鄉98049畝公益林按片劃分到各護林員,實現管護率100%,同時,及時兌付補償資金到各村小組集體,推進村小組公益事業建設。
圍繞實施“增綠”行動,水田鄉深入推進科學綠化、改善人居環境等重點工作,推動實施完成2017年新一輪退耕還林項目6591畝,完成447戶農戶退耕還林合同簽訂工作。強化林草資源管理,持續推進集鎮環山、交通沿線、重要河流周邊的森林生態系統修復和提升,加快破損山體及災毀林地的生態治理和植被恢復,實施退化草原修復項目1600畝,廣泛組織開展“植綠護青山”義務植樹志願服務,完成荒山、荒坡造林2000余畝,有效改善全鄉森林、草原生態。
嚴格執行“管綠”措施,水田鄉以硬措施持續做好森林督查圖斑核查工作,切實抓好問題整改。組織動員廣大群眾參與森林撫育,嚴防嚴控林草災害,持續做好林業有害生物精准防控,適時清理除虫害木。擰緊森林防火安全閘,通過進村入戶上門宣傳、“村村響”、微信群、微信公眾號等方式加強森林防火知識、林業法律法規宣傳,嚴防森林火災事故。
為了拓展“用綠”前景,水田鄉不斷優化高中低海拔經濟林果布局,穩步推進以百香果、檸檬、芒果、香蕉、柑橘等為主的特色林果產業帶45000余畝。通過“科技特派員工作站”“家門口的種植課堂”,開展系列科技服務活動,增強群眾發展林果種植技能,增加可支配收入。開展生態鄉鎮創建,創建了一批“森林鄉村”和“美麗村庄”。嘎馬底村委會被授予“國家森林鄉村”,4個村委會實現省級以上“森林鄉村”全覆蓋,切實讓“生態水田畫中游·休閑農場四季選”成為水田新標識。(趙永剛、段霽娥、段鈺清 蒙自市融媒體中心供稿)
![]() |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