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雲南頻道>>普洱景東

雲南景東:壯大村集體經濟 筑起富民強村夢

2021年07月10日10:01 | 來源:人民網-雲南頻道
小字號

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實現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重要路徑。近年來,雲南省景東縣發揮黨組織優勢,立足實際,多措並舉,盤活閑置土地資源,壯大村集體經濟,確保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昔日的曼等鄉瓦窯村是一個貧窮落后的小山村,為徹底擺脫窮根,乘著脫貧攻堅的東風,瓦窯村通過種植蠶桑、安裝光伏發電、以水養水項目獲得村集體收入,但單一、弱小的村集體產業,收入支付日常開銷外所剩無幾。

瓦窯村“兩委”深知壯大村集體經濟是增強村級黨組織自我保障和服務群眾能力,解決村黨組織“無錢辦事”問題的根本舉措,為此村“兩委”通過多方市場調研,因地制宜拓產業,有效發展村集體經濟。

瓦窯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張才富說:“我們建了一個草料加工廠,從去年11月份開工到現在已產出並銷售四百多噸草料,村集體經濟進賬15萬元左右﹔我們還利用村集體資金種了三百六十多畝的烤煙,今年的毛收入可能達到80到100萬元﹔三百多畝烤煙烤制后打算種玉米,三項總收入預計有130萬元左右。”

大力發展種植業,土地是基礎,瓦窯村通過每年每畝500元—600元左右的租金流轉村民土地,並動員村民在村集體產業上務工,實現村級集體經濟壯大、農戶增收的“雙贏”局面。

張才富說,未來,瓦窯村將以“一村一品”為發展思路,壯大集體經濟,增加可支配收入,讓群眾真正享受到發展集體經濟帶來的紅利,實現真正的取之於民,用之於民。

瓦窯村因地制宜發展集體經濟,在景東並不鮮見。據了解,近年來,景東縣圍繞耕地佔補平衡、現代林產工業原料林建設,以推進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為重點,因地制宜發展村集體經濟。2020年,全縣166個行政村集體經濟收入均達5萬元以上,村集體經濟總收入達1300.78萬元,村級集體經濟得到壯大,脫貧攻堅同鄉村振興的銜接更加牢固。(周芸、李啟剛、朱瓊芬 景東縣融媒體中心供稿)

(責編:徐前、朱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