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云南频道>>财经

合规筑基 云南税务助力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

2025年09月30日16:46 |
小字号

在云南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进程中,云南省税务部门以“合规”为抓手,通过“政策服务筑基、风控数据赋能、信用协同聚力”三维举措,把合规经营理念贯穿特色农业产业链各环节,为云南特色农业合规发展,带动乡村共富探索出可行路径。

政策服务筑基,夯实涉农主体合规根基

针对农产品产销链条长、涉税政策复杂的痛点,云南省税务部门构建起立体式政策服务网络,推动辅导向基层纵深化延伸,确保政策红利从“乡镇端”直达“田间地头”,以精细服务助力合规经营,实现政策应享尽享。

位于石林彝族自治县的昆明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发展历程,是当地税务部门实现政策精准落实的生动缩影。这家2018年成立的花卉企业,如今既是云南省花卉进口免税政策名单企业,更连续五年获评纳税信用A级,2025年上半年销售额突破268万元,累计享受出口免抵退税24.15万元。

而三年前,企业曾因税收政策不熟陷入申报困境。“由于政策不熟,我们申报享受免税政策时总会有点忐忑,害怕填错了影响企业后续的申报数据。”企业财务负责人闫柔至今记得当时的情形。

转机始于税务部门的“春雨惠农”专项行动。了解到企业情况后,当地税务专业团队带着《高原花卉税收优惠指引》走进石斛兰温室,现场宣讲“自产花卉全免增值税”“进口种苗海关备案要求”等专业政策,解决了让闫柔的申报问题。

据悉,依托“答‘彝’解‘税’远程征纳互动中心”,该企业曾3分钟内完成免税电子发票开具,税务电子申报系统的风险扫描模块,还先后拦截5次种苗进口归类错误、免税申报错误等潜在风险,智慧税务为企业发展赋能添力。税务部门还帮助企业建立了免税业务三级复核机制、政策预警专岗,最终以规范税务档案一次性通过省级花卉进口免税资质审核,每年预计节约成本10余万元。

风控数据赋能,织密特色农业合规网络

为从源头化解特色农业“发票管理不规范、成本核算模糊”等共性风险,云南省税务部门将“风险防控”嵌入政策服务全流程,构建“服务+监管”双轮驱动的合规防护体系,为特色农业发展保驾护航。

镇雄县某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集竹笋种植加工销售一体的特色农产品企业,当地税务部门针对企业财务痛点,先通过《风险提示手册》和内控指导,帮助企业规范账务流程,再借助大数据平台动态扫描企业发票使用、税费优惠享受情况,一旦发现风险即刻介入。在这套机制支撑下,企业及时发现涉税偏差,补缴了增值税57万余元,化解了企业潜在风险。“税务部门的‘智慧雷达’,让我们能安心专注竹笋产业,走得更稳。”企业法定代表人王先忠感慨道。

在临沧市临翔区,当地税务部门则主动深入当地魔芋基地,面向基地合作社和农户开展“点对点”风险筛查与政策辅导,系统梳理从种植、收购到加工销售全流程中常见的涉税风险及发票管理隐患。

“税务部门针对我们季节性收购量大、农户分散带来的发票管理风险,指导我们建立健全发票台账和内控机制,辅导财务人员规范使用电子税务局,从源头上杜绝了因操作不当引发的涉税风险,提升了企业的风险防控能力。”临沧某魔芋种植专业合作社法定代表人魏举仁说道。

信用协同聚力,激活乡村共富发展动能

为破解涉农主体“融资难、发展慢”问题,云南省税务部门深化“银税互动”模式,联合农业、金融等部门构建协同场景,将纳税缴费信用转化为“融资资本”与“发展优势”。

永仁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作为“云南省优质种业基地”“绿色食品A级产品”认证企业,不仅在2024年提供季节性用工3000人次,还带动周边农户种植经济林果超3000亩,获得当地农民的一致好评,但资金问题一直是桎梏企业发展的难题。

“为持续提升林果品质,公司不断增加生产成本投入,但由于果树生长周期长,尚未进入丰产期,资金周转压力显著增大。”公司财务总监樊增丽感触道,“得亏公司纳税信用一直保持A级,在‘银税互动’机制下,顺利获批120万元信用贷款,为公司持续提升林果质量提供了支持。”

位于玉溪市内的云南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同样是信用价值转化的受益者。作为纳税信用A级企业,该公司在农产品收购发票领用、出口退税等业务上享受便利,退税办理时间缩短30%以上,更通过“银税互动”获得200万元贷款,用于扩大种植基地,直接带动50户农户就业,户均年增收1.6万元。“纳税信用是企业的无形资产,它不仅为我们带来了便利,还帮助我们获取更多资金投入到产业升级中。”公司总经理毕兴权说。(巫春生)

来源:云南省税务局

(责编:徐前、朱红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