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云南频道>>财经

云南弥渡:“棚”勃生机产业旺

2025年04月30日09:00 |
小字号

暮春时节,云南省大理州弥渡县寅街镇大庄村一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种植基地内生机盎然,一根根鲜嫩的黄瓜挂满枝头,农户正忙着采摘、分拣、装箱,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这一茬黄瓜的采摘时间大约可以持续三个月,预计亩产量超过12吨。按照当前的市场行情,产值有望达到每亩3.5万元左右。”社员刘阔说。

黄瓜长势良好。马素萍摄

黄瓜长势良好。马素萍摄

刘阔介绍,大棚黄瓜一般每年种三茬,去年10月份他家承包了合作社的8.5亩大棚正好赶上最后一茬种植。在他和妻子的精心管理下,首次种植黄瓜就获得了17万元的收入,扣除化肥、农药、种苗等各项成本后,实际收入6万多元,较为可观。今年1月,他家又栽下今年的第一茬黄瓜,并于3月20日开始采摘。随着气温渐渐升高,产量也相对较高。这几天,他家的黄瓜按每件25公斤包装,每天都可摘60至70件。

去年以来,为拓宽群众增收渠道,提高农业种植效益,大庄村党总支牵头成立了专业合作社,利用沪滇协作资金,流转土地120亩,建设蔬菜大棚100亩,吸纳社员8户,与当地龙头企业合作,采用以“深度双绑3582”联农带农模式种植黄瓜,助农增收。

据大庄村党总支书记李文虎介绍,基地首批黄瓜于去年9月种植,种植面积68亩,实现产值108万元。今年1月,100亩大棚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由于气温升高,再加上农户有了管理经验,这茬黄瓜产量明显增加。自3月下旬开摘以来,每天都有400至500件黄瓜从这里源源不断地运往外地销售,预计黄瓜产值将突破200万元。

“通过引入‘双绑’利益联结机制,村民与企业实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稳定的销售渠道给村民吃下了一剂‘定心丸’。”李文虎说,目前,村民发展大棚蔬菜种植的信心倍增,合作社也结合群众需求,启动二期100亩大棚建设,让更多农户加入进来,进一步释放产业潜力。

社员将黄瓜装箱。马素萍摄

社员将黄瓜装箱。马素萍摄

近年来,弥渡县在农业产业发展中,大力推行以“深度双绑3582”为主的联农带农模式,即:在“龙头企业绑合作社+合作社绑农户”农业发展模式上实行“3582”利益联结机制,销售收入在支付农户流转土地租金、回购大棚费用、企业投入的成本(种苗、农药、化肥等投入品垫资)后,村集体经济组织提取3%,合作社提取5%,剩余部分80%分给农户,20%分给龙头企业。随着这一模式的推广,越来越多的农户与合作社、企业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共同体,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能。2024年,全县新增“双绑”蔬菜大棚1400亩,绑定合作社133个、社员6551户,村集体经济增收近1000万元,社员户年均增收5.2万元以上。(马翠萍、周志、马素萍)

来源:弥渡县融媒体中心

(责编:木胜玉、朱红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