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云南频道>>法治

云南牟定“微网格”治理让群众幸福“满格”

2025年04月18日14:38 |
小字号

 张国良是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牟定县江坡镇江坡村委会江坡大村村民,也是村里一名专职网格员。每天,他大部分时间都在自己的“格”内巡视,回答群众问题,发现大事小情第一时间上报。

“像他这样的网格员,村内共聘了24名,也就是24个微网格,通过他们不断激活了全村233户群众治理的活力。”江坡村委会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王加新告诉《法治日报》记者,在基层治理的实践中,江坡村以“十户一体”微网格为基本单位,将农村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有机融合,初步形成了“小事不出户、大事不出村”的以“微”促“治”基层社会治理新路径。今年以来,江坡村委会被列为全省44个党建引领城乡社区治理试点之一。

“通过‘微网格’治理,旨在让村民小组长、村民代表等密切协作,常态化开展巡查走访等工作,让各项治理机制有人管、有人抓、有人干,真正让群众幸福感满意度实现‘满格’。”牟定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胡刘斌说,近年来,牟定县以党建为引领,以深化体制改革为支撑,以完善工作机制为基础,以创新治理模式为保障,按照“十户一体”的模式,将区域相邻的5—10户农户组建小网格,在全县所有村组、城市小区、单位商圈划分微网格,以“小网格”凝聚治理“大合力”,逐步探索走出一条党建引领、共享共治的乡村“智理”新路径,群众安全感综合满意率连续多年名列全省前列。

图片

优化设置精细划分到户到人微网格

走进位于牟定县共和镇万寿路的保障房小区,小区里的基础设施一应俱全。“衣服晾晒点、电动自行车车棚、群众休息亭都在不断建设完善。针对部分住户反映的漏水问题,小区今年还完成了水管改造。”小区一名居民说,小区的和谐美好离不开网格员的努力。

曾经,该小区158户棚改住户因不动产权证多年未办理而准备上访,是小区网格员、退休老教师张炳祥及时发现这一情况,并将情况层层上报。牟定县委、县政府迅速成立专班推进问题解决,同时通过小区网格员向住户及时通报工作进展。最终,158户住户全部顺利拿到不动产权证。小区居民的合理诉求在网格员的收集和层层汇报下得以解决,这个曾经的“闹心”小区现在成为牟定县定心、安心、放心、暖心、同心的“五心”文明示范小区。

自2021年以来,牟定县以加强和创新网格化服务管理为突破口,在农村按照“十户一体”的模式,将区域相邻的10户左右农户划分为一个微网格,取得矛盾纠纷及时排查化解、邻里守望相助、社会共建共治的良好效果。在此基础上,牟定县立足实际,按照规模适度、方便管理、全面覆盖的原则,以5—10户为单位精细划分到户到人的微网格,构建以微网格为核心的基层治理体系,将整个县域划分为农村、城市和单位驻地3类6633个微网格。

在农村,以乡镇党委、村党总支、村小组党支部组织架构为基础,以自然村为单元,结合村组坐落、房屋分布、邻里关系等因素,按照支部牵头、就近就便划分微网格4451个;在城市,根据商住房小区、单位住宿区的不同特点,联动居委会、物业公司,以楼栋为单元划分微网格1908个;在单位驻地,把机关、企事业单位集中办公区和各类园区、楼宇商圈、学校、医院等,以场所为单元,按照界定清晰、相对均衡划分微网格274个。至此,全县形成了农村“乡、村、组、户、人纵向到底”,城市“社区联小区、干部联网格、网格联住户”,单位驻地“职能部门和属地双重管理”的网格化治理体系,真正让治理触角延伸到每一个家庭和个体。

“星级”评定 激发乡村治理内生动力

在古村门、文化室、传统民居,墙上绘制了反映爱党爱国、诚信友善、尊老爱幼的绘画、书法……穿过牟定县江坡镇江坡村委会江坡大村村头牌坊,便是一条青石板铺砌的街道,沿着整洁的街道行走在村庄里,宛如走进一个处处是景的文化长廊,铺展出一幅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画面。

“我村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全村辖5个村民小组233户980人,2014年11月,被命名为‘中国传统村落’,是远近闻名的网红村。” 王加新介绍说,以前的江坡大村村里污水横流,垃圾乱堆,鸡屎牛粪遍地都是,夏天更是恶臭难闻,路过都得捏着鼻子绕道走。近年来,为了守护美好家园,全村按照要求建成“十户一体”微网格,通过微网格实现从“末端乏力”到“末端发力”的转变,打通了基层治理的“最后一米”,在“打造全省最干净城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积极开展“星级”评定,激发乡村共建共治共享“内生动力”,让乡村治理由“被动接受”转化为“主动上手”。

记者注意到,江坡大村因地制宜设置爱党爱国星、遵纪守法星、文化教育星、勤劳致富星、诚实守信星、邻里和睦星、孝老爱亲星、卫生整洁星、平安创建星、移风易俗星等“十星”作为创评目标,通过支部每月初评、评星委员会(党员、村民代表、村民小组长)每季复评、村党总支季度审核并上墙公示,年底根据各季度排名情况,汇总统计出年度排名。

对“十星”级文明户坚持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并重,在其家门口悬挂星级牌匾,在公示栏上榜公布,并与“江坡好人”、美丽庭院示范户、平安示范户等评先评优、宣传推介挂钩。同时,镇村两级对评选为“十星”“九星”“八星”的农户一次性奖励积分500、400、300分,获得积分的农户可到爱心超市兑换米、面、油、牙膏、香皂、毛巾等生活物资,让得“星”者实现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双丰收”。

“江坡大村通过定星、评星、授星,激发党员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热情,形成‘干部争先、户户赶超、整村提升’的良好氛围,有力确保了江坡大村长远可持续发展。”王加新说。

形成合力多方协同激活基层治理

今年5月,在牟定县戌街乡碗厂村,村民因灌溉用水问题与当地一家蔬菜基地发生纠纷。该村网格员周国华及时上报,联合村干部和挂村政法干警开展现场调解,最终促成企业与村民达成和解。

“这次村企矛盾的成功和解,离不开政法干部的助力,他们用专业的法律知识带着我们干,让我们的底气更足了。”周国华说。

近年来,牟定县深化党建引领,高位统筹保障网格管理服务体系高效运转,全面落实划片挂包和直接联系网格制度,全县34名处级领导和55名县级部门党组织书记带头挂包村(社区),成为微网格“一线施工队长”,协同解决基层治理难题,为网格治理提供了强有力的资源支撑。

胡刘斌介绍,近年来通过整合全县政法各部门力量,从公安、法院、司法行政系统在职在编干警中抽调精兵强将,在全县7个乡镇89个村(居)各确定1名干警、1名法官、1名司法调解员,组建“一村一警一法官一调解员”队伍,明确民警、法官、调解员工作职责,制成联系卡发放到全县每一户群众手中,为基层群众提供社会治安防控、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法律咨询等多元化法律服务。

同时,将“一村一警一法官一调解员”工作任务与平安建设工作同部署安排、同落实推进,并对优秀队伍成员适时进行通报表彰,形成全领域、全动员、全参与、全周期、全受益的基层治理良好局面。

工作中,挂村(社区)民警、法官、调解员通过联系服务基层群众,全面实现“治安防范在一线、矛盾化解在一线、法律服务在一线、隐患消除在一线、法治宣传在一线”,及时、专业、高效地妥善排查化解各类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提升基层治安防控能力,打通了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实现服务群众“零距离”。(石飞 陈颖 邵祥)

来源:“法治日报”微信公众号

(责编:木胜玉、徐前)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