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雄大姚:小小咖啡豆成为致富增收大产业

鲜果色选、厌氧发酵、干燥处理、脱皮处理、咖啡烘焙、研磨......仲春时节,在云南省楚雄州大姚县铁锁乡杞拉么村委会的一家咖啡庄园里,大姚某公司负责人李锦江格外忙碌。作为楚雄州为数不多的咖啡种植、加工企业之一,保证产品质量,为市场提供浓郁醇香的铁锁咖啡,是李锦江工作的核心。
位于金沙江支流渔泡江畔的杞拉么村海拔1480米,这里阳光充足、常年无霜、土壤呈酸性、气候独特,成为咖啡种植的绝佳地带。
晾晒咖啡。
杞拉么村与云南最早种植咖啡的大理州宾川县朱苦拉村仅一江之隔,直线距离不到1公里,双方群众联系密切,商贸往来频繁。杞拉么咖啡和朱苦拉村古咖啡树同根同源,属于云南小粒咖啡阿拉比卡铁毕卡品种,品质优良。杞拉么村咖啡种植的历史和朱苦拉村一样,至今已有120余年。
过去,杞拉么村咖啡大面积种植在山地等交通、水利条件比较差的地方,灌溉较为困难,咖啡种植、收获的劳动强度大。2020年以来,铁锁乡依托脱贫攻坚项目,开挖硬化机耕道路,实施了杞拉么一组人居环境改造提升项目,投入230万元,配备了咖啡庄园供水、滴灌设施。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研究所科研人员还定期为杞拉么咖啡提供技术服务,不断提高咖啡源头品质。目前,全乡已累计种植咖啡1300亩,咖啡社会产量60吨。
采摘咖啡。
近年来,杞拉么村咖啡产业迈上创新发展之路。目前,投入资金800多万元的杞拉么咖啡种植及加工综合生产基地已经建成,生产厂房、收购场、发酵室、烘干室、脱壳室、烘炒室、包装室、仓库等设施一应俱全,咖啡豆全产业链加工生产线已经形成。通过与上海公司合作,推出了精制咖啡豆、咖啡花、挂耳咖啡(咖啡粉)等“彝粒”系列咖啡产品因“浓而不苦、香而不烈、略带果味”的特殊风味,深受消费者喜爱。
此外,大姚县铁锁乡还多次到上海、昆明、贵阳等地,全面推介咖啡产业发展状况及营商环境。组织干部职工参与咖啡冲泡技术培训暨咖啡品鉴座谈会,培养知咖啡、懂咖啡、爱咖啡的队伍,助力讲好铁锁咖啡故事。筹办“赴一场咖啡文化的青春之约”为主题的品鉴交流会,系统讲授咖啡的文化、历史、种类、产地、生产工艺、加工过程、冲泡方法等知识,以咖啡香扬铁锁名,以咖啡豆结四方友,持续提升铁锁咖啡的知名度,拓宽咖啡销路。如今,铁锁乡咖啡已经发展为致富增收的大产业,实现了从农产品到商品的蝶变,小小咖啡豆正走出铁锁山沟沟,带动群众实现生活的新跨越。
目前,随着交通等基础设施的改善、铁锁“彝粒”咖啡品牌的提升,已有更多的人来到渔泡江畔的杞拉么村,体验铁锁乡咖啡的文化、咖啡生产工艺、冲泡方式,观赏金沙江、渔泡江咖啡林风光,品鉴咖啡的浓香,杞拉么村正成为“旅居云南”的“打卡地”。(张从华、李德珍 文/图)
来源:大姚县委宣传部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