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首份代表建议分析报告出炉

为引导人大代表进一步提出高质量建议助力全省高质量发展,云南省人大常委会近日对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代表提出建议情况进行全面深入分析,着眼数量变化、地区分布、提出及形成方式、主要内容、具体关注等各方面情况,形成首份综合分析报告,折射人民有序政治参与不断扩大、代表履职能力不断加强、代表工作水平不断提升的生动实践。
报告显示,本次会议共收到代表提出建议1065件,联名提出的占12.49%,代表单独提出的占87.51%,人均提出建议1.81件,数据较往年均有所上升。从地区分布看,滇中、滇西地区代表建议总数、人均数量较多;从形成方式看,通过专题调查研究、联系人民群众、本领域本行业相关研究形成的建议分别占52.8%、29.7%和12.5%,合计占建议总数的95.0%;从承办情况看,交由121家单位研究办理,省发展改革委、省交通运输厅、省财政厅、省教育厅、省农业农村厅各自承办数量超过百件。
参照全国人大分类方法,结合云南经济社会特点,代表建议可划分为10个方面194个小类。10个方面中,涉及“贸易、交通、物流和文化旅游”“教、科、卫和体育”“社会及公共事务”“发展规划和综合经济”的代表建议排前四位,占建议总数的68.2%。公路规划和建设、“十五五”规划、高速公路、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发展、旅游、园区经济、卫生健康服务、医疗保障、铁路等是小类中的高频词。
从主要内容分析,代表们紧扣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以及对云南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党中央决策部署及省委工作要求,锚定“3815”战略发展目标,聚焦消费和投资、特色优势产业、教育科技人才、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沿边开放、民族团结进步和边疆繁荣稳定、美丽云南建设、民生保障、防风化债、“十五五”规划、法治云南建设等方面提出建议,充分展示了代表们对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的高度关注,反映了各地区发展的现实需要和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
工人、农民、农民工、专业技术人员等基层一线代表所提建议同比增长17.2%,普遍关注“高速公路”“医疗保障”等类别;少数民族代表所提建议占总数的57.7%,关注基础设施改善、产业发展、生态保护、民生保障等领域;年龄在45周岁以下的代表提出建议373件,其中“90后”代表提出35件。(岳晓琼)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