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靖陆良:
以地方文化资源赋能 推动廉洁文化蓬勃发展

近年来,云南省曲靖市陆良县巧妙借助当地独具魅力的爨文化资源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度挖掘其中蕴含的廉洁元素,创新形式载体,从传承廉洁基因、筑牢廉洁阵地、弘扬廉洁风尚等多个维度发力,将地方特色文化与廉洁教育有机融合,全力推动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蓬勃发展。
陆良县开展清廉文化活动。
深挖本土文化 传承廉洁基因
“把熊从周、张登高等陆良本地的廉政故事讲给孩子们听,就是要从小在他们心里种下廉洁的种子,让这颗种子生根发芽……”陆良县文化小学史老师正绘声绘色地讲述老县长熊从周的故事,她的话语饱含深情。
近年来,陆良县收集整理本地爨龙颜、杜珍等古代清官廉吏以及熊从周、张登高、“陆良八老”等党员干部的廉政事迹,并以此为蓝本,创作了30余个兼具地域特色与时代气息的廉洁文化作品,如《杜公精神永流传》《人民的好书记张登高》《清廉县长熊从周》等,成为党员干部及学校开展廉洁教育的生动教材。
在召夸镇他官营社区,彝族传统文化独具特色。该社区充分利用这一民族文化特色资源,深入探寻其中的廉洁因子,并依托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上赛村的“黑彝”民族文化,深度了解本土彝族文化的发展传承脉络,精心创作了《滴滴果》彝汉双语廉政歌曲。并且借助彝族火把节等丰富多彩的彝族民间文化活动,用少数民族语言传递清风廉韵,让廉政文化如同春风化雨般融入群众的生产生活,为廉洁文化建设增添了全新表达,在潜移默化中润泽着党员干部和群众的心田。
陆良县开展清廉文化活动。
筑牢廉洁阵地 营造廉洁氛围
“每次带着孩子来爨文化传习所参观,都会被我们的爨文化所震撼,我经常把爨碑上的一些名句讲给孩子听,比如说‘仁笃显于朝野,清名扇于遐迩’,教育他长大后要做一个正直善良的人,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带着孩子来参观的刘大姐感慨地说。
陆良县以爨文化传习所、博物馆等为依托,精心打造了一批廉洁文化宣传教育基地,通过举办廉洁书画摄影展、“文物背后的清廉故事”讲解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传教育活动,在深入挖掘、悉心保护和传承爨文化的过程中,大力弘扬廉洁文化。“爨文化传习所不仅是书画爱好者的聚集地,还是传承弘扬爨文化和廉洁文化的一个窗口。”陆良县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王虹说。
近年来,陆良县以爨文化传习所为阵地,精心布局了以“廉洁”为主题的手工体验区,涵盖拓片、剪纸、沙画、工艺扇等,通过文创产品制作推动廉洁文化融入群众教育和日常生活,使其兼具看、听、写、绘等丰富文化功能。同时不定期开展“清风杯”廉洁文化书法美术摄影展、“清风讲坛”、“清风小剧场”展演等活动,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廉洁文化。
位于陆良县城西片区的廉洁文化主题公园更是别具匠心,“廉洁规范”“好家风”等5个廉洁文化单元、42块展陈内容以及10个“清风廊亭”“清风石”等景点错落有致,干部群众漫步其中,于不经意间便接受了廉洁文化的洗礼。
同时,该县依托临时县政府旧址、滇桂黔边纵三支队队部旧址等红色革命遗址、旧址,挖掘其中的“红廉因子”,用活“家门口”的资源,建成集本地红色历史、人文资源为一体的红色廉洁文化阵地,将富含廉洁元素的“源头活水”转化为激励党员干部廉洁从政的教育资源,融入群众日常生活。
陆良县开展清廉文化活动。
传播廉洁理念 弘扬廉洁风尚
“听了‘清风讲坛’宣讲团成员讲述的陆良廉吏杜珍治水的廉洁故事,让我感触很深,他的伟大功绩印证了一句话:“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千讲万讲不如老百姓的褒奖”。陆良县三岔河镇太平社区的“清风讲坛”现场,一名党员激动地分享着感悟。
近年来,陆良县积极探索廉洁“因子”传播路径,丰富廉洁文化宣传教育形式创新开设“清风讲坛”,从各行业、部门挑选36名政治素质过硬、专业能力卓越、文化底蕴深厚的宣讲员,围绕党章党规党纪、法律法规、廉洁文化和家教家风等主题,走进街头巷尾、田间院坝,灵活运用村民大会、党员大会、送“讲上门”等形式,开展100余场宣讲活动,吸引两万余名干部群众参与,让廉洁理念深入人心。
“清风剧场”则以快板、小品、情景剧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深入社区、学校、企业进行巡演。其中,编排创作的情景剧《酒驾之祸》在全市巡演30余场,观众达2万余人,以生动的表演警示人们严守纪律底线。
此外,陆良县还借助网络平台优势,将“清风讲坛”搬到线上,通过“爨乡清风”微信公众号、“清廉陆良”视频号,推出党员干部说“廉”、纪检干部说“纪”、“文物说廉”等100余期短视频,点击量突破200万次,干部群众可及时学习党规党纪,接受廉洁教育与警示教育,极大地拓展了廉洁文化的传播范围。
“我们将继续探索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新路径、新方法,通过整合各类资源、搭建多元平台、创新传播载体,推动廉洁文化更加贴近群众、深入人心,让廉洁之花在陆良大地绚烂绽放。”陆良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王骏虎 文/图)
来源:陆良县委宣传部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