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联盟街道小坝社区:
打造“互嵌式”社区 构筑民族团结“心”家园
9月27日,在北京举行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昆明市盘龙区联盟街道小坝社区党委喜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荣誉称号。
成立于2005年的联盟街道小坝社区,占地0.46平方公里,是一个多元文化的聚居地。在这里,生活着汉、彝、傣、回等32个民族约3万余群众。近年来,小坝社区坚持党建引领,通过打造“互嵌式”社区,多元文化在交流中相互融合,居民对民族团结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极大提升,各族群众和谐共处、守望相助,为民族团结进步贡献出“小坝样板”。
昆明市盘龙区联盟街道小坝社区党委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荣誉称号。罗文鑫摄
不断续写“民族团结誓词碑”的故事
自1951年云南普洱专区48名各族代表在“民族团结誓词碑”上签名以来,民族团结的精神在云南不断落地生根。
2022年,“续写民族团结誓词碑”落地盘龙区小坝社区。此后,每逢周一早晨,或重大节日时,小坝社区的各族群众都会聚集在这块碑前,参加升国旗仪式、重温民族团结誓词碑内容。
“此时此刻,我真切地感受到了‘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强大力量。”今年10月1日,当与社区身着民族服装的居民一同参加完升旗仪式后,小坝社区新进实习生李世春感慨万千。
“我们这里各族群众参与意识较强,举行仪式的时候,路过的群众都会自觉行注目礼。”小坝社区党委副书记杨平介绍,社区将宣传教育融入到群众的日常生活,厚植社区群众爱党爱国爱家乡情怀的同时,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截至目前,已有超3万名干部群众在“续写民族团结誓词碑”前参与活动。
小坝社区办公场所随处可见“家文化”理念。罗文鑫摄
以“家文化”为基层治理赋能
“家”是社区的细胞,也是社区治理的中心。
走进小坝社区办公场所,“团结之家”“回忆之家”“非遗之家”等醒目匾额挂在各功能区域的门头,再往里走还有“协商之家”“文化之家”等。
在这里,民族文化交流、协商解决邻里矛盾、群众学习提升等各类需求,都能被满足。社区就是小坝居民的“大家”,是他们心目中的“温馨港湾”。
“我们把社区办公场所的大部分区域都用于‘家’的打造,我们要把最好的位置都留给‘家人’。”小坝社区党委书记王艳红说。
近年来,小坝社区通过将“家文化”理念融入社区治理,让“家文化”力量推动基层治理更有温度、热度和深度,让各族群众融入和感受到基层治理的细“治”入微。
通过挖掘培养小区能人,发挥小区能人组织动员作用,带动更多居民参与社区治理。在民生小实事、老旧小区改造等项目实施过程中,社区涌现出许多带头人、热心人、居民代表等小区能人,积极牵头成立项目小组,搭建议事协商平台,推动居民自治,促进和谐社区建设发挥重要作用。
同时,依托幸福圆桌会、月光院坝会等形式,开展小区事务讨论,促进小区民主协商规范化,让居民自治队伍为小区治理献策献力。
“我们的事可能‘微不足道’,但都被社区放在心上,让我们真正有家的感觉。”琼英奶奶说。
共建大联盟 共促各民族互嵌交融
2023年,小坝社区与来自昆明、曲靖、楚雄、大理四州(市)的33家社区共同签订了《探索“中国式幸福平安社区”,创建“互嵌式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社区跨区域大联盟”共建协议书》,34家社区自此结成联盟,相互学习,更好地服务各族居民。
该协议书共涉及机制体系联建、基层组织联建、队伍建设联抓、重点工作联动、品牌形象联树等五大内容。签订后,有力地推动了各联盟社区之间形成区域联动、常态协作、信息互通、密切配合,引导各族群众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
目前,小坝社区已通过与楚雄州牟定县米村开展“同谱团结曲,共叙民族情”跨区域民族团结进步交流活动,促进两地群众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与磨憨镇尚冈村开展跨区域民族团结进步交流活动,在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中积极发挥城市社区作用。
“这些成功的尝试与经验,不仅加深了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之间的了解和融合,也探索形成了社区在民族团结进步工作中可借鉴的创新模式和有效方法。今后,我们将带着这份荣誉,继续坚持为各民族居民群众做好事、做实事,让各族群众在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社区环境中实现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王艳红表示。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