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与哀牢山的相处之道
每天早晨,天蒙蒙亮,护林员李开徐便背着水壶,带着午饭出发去巡山。
李开徐的家在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南华县马街镇,它地处哀牢山系大中山东麓,这里植被茂密,动植物资源丰富,还是云南有名的候鸟迁徙通道。
多年来,包括李开徐在内的一代又一代的“山里人”在这里繁衍生息,探索着人与自然的相处之道。
生态茶园包围的兔街集镇。兔街镇政府供图
“很多年前,到了农闲时,村里人会进大中山伐木。候鸟迁徙季,大伙晚上又会点几堆篝火,架起网兜,打候鸟吃或者卖。”李开徐说。
过度滥砍乱伐,让郁郁葱葱的大中山“受了伤”。
“受了伤”的大中山开始了“报复”。“最开始是山沟里的水变浑了,一下雨就成泥巴水,后来是山坡大片大片坍塌,最危险的一次,泥石流就从我家大门口淌了过去。”李开徐回忆说。
上世纪80年代,面对大中山盗伐滥伐林木、偷捕野生动物案件多的实际,当地民警每年白露节前至次年2月入驻山里,打击偷捕野生动物违法犯罪行为,同时连同马街镇党委政府、大中山管护部门向辖区老百姓宣传保护大自然的相关知识。
民警正和护林员巡山。杨霞摄
慢慢地,随着公安部门打击力度加大及老百姓守护山林的意识提升,大中山的生态环境开始恢复。
如何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党的十八大以来,南华县坚持开发和保护并重,在加强生态保护的同时大力发展林下产业、茶产业、文旅产业,让山里的老百姓守着山林过好日子。
“我们的野生菌、核桃、土鸡、黑猪火腿很受市场欢迎,仅野生菌一项,就实现户均增收7000余元。”李开徐所在的马街镇唐家村党总支书记何文生说。
农户在采挖中药材。者美春摄
与马街镇相邻的兔街镇则依托丰富的古茶树资源,大力发展茶产业。截至目前,当地已有生态茶园2.46万亩,其中100年以上的古树茶园1000余亩。在兔街,茶山不仅是一道秀丽的风景,更养活了上万茶农。
为更好地保护山林,2013年,原先伐过木、打过鸟的李开徐成为一名护林员,这些年盗猎和滥砍乱伐的基本绝迹了,他的主要职责更多是引导老百姓保护山林,偶尔遇到自然死亡的野生动物,他也会配合相关部门掩埋。
如今,山里的老百姓正怀揣着对自然的敬畏,在当地党委政府领导下,努力探索人与自然携手相生的和谐之道。(杨霞)
来源:南华县委宣传部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