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云南频道>>财经

老建筑焕发新生机

 ——中铝洛铜蹚出资产盘活新路子

2024年09月24日08:41 |
小字号

铜工业文化体验,体育健身,花卉园林,酒吧休闲,酒店餐饮,文化文创……今年中秋节假期,中铝洛铜1954文化园让工业遗产与文旅产业碰撞出“新火花”,将工业遗产“活化”为文化旅游新天地,成为古都洛阳的网红打卡点,共接待来自各地游客8000余人次。

中铝洛铜洛阳苏式建筑群曾入选第三批中国历史文化名街、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四批国家工业遗产、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第三批)。由它改造而成的洛铜1954文化园,大力推动“文化+百业”深度融合,引入多元消费业态,满足消费者和周边居民的多样化需求,蹚出了资产盘活新路子。

洛铜1954文化园。

洛铜1954文化园。

老厂房不能一直“老”样子

洛铜1954文化园所在地原是洛阳铜加工厂,穿过历史的长廊,洛铜苏式建筑群承载着几代洛铜人的光荣与梦想。在这里,被誉为“中国铜加工业摇篮”的洛铜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国内第一,填补了一项又一项行业空白,洛铜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2017年改革后,根据上级确定的改革方案,洛阳铜业承担资产盘活、人员安置等任务。老厂房不能一直“老”样子。洛阳铜业主动出击,积极盘活资产,努力增加收入。

2023年以来,在中铝集团部署下,洛阳铜业借助中铝洛铜洛阳苏式建筑群的文化优势和位于洛阳市中心的区位优势,经过充分考察、调研、论证,对厂区东部的部分土地和旧厂房进行了改造。

对洛铜1954文化园而言,老旧厂房改造重在破除同质化竞争。

“不能盲目对标,而是要根据原址历史文化和周边环境,实现差异化定位。我们以打造‘洛铜记忆’文化品牌为主题,通过搭建红色文化载体,传承红色基因。”洛阳铜业相关负责人表示。

废弃的机器零件被巧妙改造成装置艺术,旧厂房摇身一变成为潮流花市,见证了中国铜工业辉煌的红砖墙则环绕着充满活力的体育运动馆……洛铜1954文化园在保留历史风貌的同时,融入了现代时尚元素,在改革转型中涅槃重生。

栀·夏 B04轻乐团2024夏季公益专场音乐会在洛铜1954文化园举办。

2024夏季公益专场音乐会在洛铜1954文化园举办。

延伸产业链 打造时尚文化新地标

作为中铝集团首家文创园,洛铜1954文化园在修旧如旧中复刻时光,在吐故纳新中升级业态,老厂房“逆龄”生长,延伸产业链,成为孕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消费的载体平台。

自2023年11月开门纳客以来,洛铜1954文化园与入驻机构紧密沟通,借助商户的力量,并根据商户实际需求,让园区改造设计更加实用,实现“少花钱多办事”。与此同时,园区为入驻商户提供个性化服务,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让商户“引得进、留得住、发展好”。

来到洛铜1954文化园,不仅可以逛、吃、玩,更可以怀抱对自由的无限向往,赴一场文化之约。

雷光体育运动中心是洛铜1954文化园与洛阳体育训练专业团队合作建成的体教融合训练基地。今年暑假,河南省游泳队将雷光体育运动中心选定为外训基地,来自全省各地的游泳精英少年在这里劈波斩浪。

除了优越的场地资源禀赋外,洛铜1954文化园业态丰富的产业链也是河南省游泳队选择这里的重要原因。园区内品种繁多的餐饮业态和民宿酒店,可提供可口的饭菜和舒适的居住环境。

今年5月12日母亲节,洛铜1954文化园举办“夏韵繁花集”,丰富市民周末生活。8月17日晚,2024夏季公益专场音乐会在洛铜1954文化园举办,500余名洛阳市民共赴一场音乐与梦境的浪漫邂逅。

洛铜1954文化园已引进羽毛球、网球、游泳和排球等项目。

洛铜1954文化园引进羽毛球、网球、游泳和排球等项目。

补上民生短板 让市民更幸福

洛铜1954文化园不断提升公共服务能力,成为周边居民运动的好去处,让市民生活更加幸福,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离家很近,停车方便。”“足球、网球、羽毛球项目都有。”“这房顶,比体育馆的还高!”截至目前,洛铜1954文化园已引进羽毛球、网球、游泳和排球等项目,搭配瑜伽、柔术、搏击、体能训练等,吸引了大量健身爱好者。

洛铜1954文化园内羽毛球馆负责人寇涛说:“群众运动热情高涨,每天都是满员状态,尤其是下午和晚上,想来运动的话就要提前预约。”

“从厂区到街区,从厂房到场景,改变的是片区的城市形象,也让周边居民享受到了更多的生活便利。”洛阳市长春路街道党工委书记闫亮表示,企业通过“腾笼换鸟”,补上了民生短板,打开了城市发展新空间。

“作为中铝洛铜资产盘活的载体,洛铜1954文化园将充分发挥好区位优势,不断优化园区环境和业态,有效增加资产盘活收益,维护好洛阳铜加工、洛阳铜业来之不易的稳定发展局面。”洛阳铜业相关负责人表示。(周晓燕、李琳 文/图)

来源:中国铜业

(责编:木胜玉、朱红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