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云南 从“新”出发
边境小城里的“双向奔赴”
今年8月30日是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云南自贸试验区)挂牌五周年,从最初的蓝图构想,到如今的欣欣向荣,云南自贸试验区不仅是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开放前沿和窗口,更是投资兴业的热土。五年来,云南自贸试验区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以可复制可推广为基本要求,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重大战略,全力推进相关领域改革开放创新,为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探索新途径、积累新经验。
宽敞明亮的车间里,缝纫机发出有序的“嗡嗡”声,各条服装生产线正在忙碌地运转……夏末初秋,走进位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河口瑶族自治县的纺织服装产业园,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前两年,纺织服装产业园规范化的厂房次第落成,随着唐立特纺织品、观品科技等企业的入驻,河口县这座边境上的小城,迎来了发展的高潮。高水平高质量建设沿边产业园区,是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红河片区(以下简称“红河片区”)抢抓发展机遇,打造沿边开放新高地,承接产业转移的扎实举措。
四川独盈商贸有限公司的服装生产线上,工人们正在忙碌。人民网记者 庄志斌摄
“2019年,这一片区基础设施薄弱,引入产业难度大。” 中国(云南)自贸试验区红河片区(河口边合区)管委会经济发展局局长龙蜀昆的办公桌上常年放着一张地图,上面标满了红河片区重点项目的位置。五年来,红河片区积极围绕国家产业和投资导向,谋实项目储备、做实项目前期、抓实项目建设,构建“谋划储备一批、重点推进一批、落地转化一批、达产见效一批”的梯次推进、闭环运行的格局。
经过5年的建设发展,一栋栋标准厂房拔地而起,口岸功能设施、水电路气等园区基础设施日趋完善,食堂、宿舍型保障性租赁住房等生活基础配套设施逐渐建成……园区设施便利化程度越来越高,承接能力持续提升,发展空间不断拓展。
筑好“巢”之后,如何引“凤”来?四川独盈商贸有限公司的故事,在片区内最具代表性。
郭童琳做服装生意已有十几年,曾在江苏省办服装厂。2023年,她经招商引资来到云南,一番考察之后,决定将新公司落户红河片区。
企业入驻,无论大小,红河片区(河口边合区)管委会工作人员都会认真梳理财税金融、土地、产业、人力资源政策等方面惠企政策,建立起服务企业长效机制,为企业提供多环节、全链条、一体化的服务保障,确保“企业有问题、现场有落实”。同时,组建审批服务专班,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免费帮办代办服务,真正实现企业“拎包入住”,项目“落地开花”。
几次和政府工作人员接触下来,郭童琳心里有了底:“当时公司的注册过程非常顺利,省去了很多繁琐的手续,这里的服务模式真是贴心又高效!”
工人正在缝制双面呢羊毛大衣。人民网记者 庄志斌摄
今年3月,该公司的厂房、设备都筹备就位,开始试验性生产,5月正式投产。现在,第一批双面呢羊毛大衣已经上了生产线,一个月能缝制30000多件。
“和普通的单衣不同,双面绒的工艺有一部分需要手工缝制,机器无法替代,我们从外省过来人生地不熟,到哪里去找会手缝的技术工人?”生产面临新难题,郭童琳想起工作人员对她说的话:“有困难,找专班。”
红河片区管委会了解到郭童琳的困难后,提出多项举措帮助企业招工。由纺织产业链专班牵头,对接各乡镇、社区、村委会,组织起附近村寨里的瑶族绣娘,开创“助企发展,利民增收”双赢局面。
“本地绣娘手艺好,经验丰富,甚至不需要培训,给她们一件样衣就能比照着做好。”郭童琳对当地绣娘的手艺赞不绝口。目前,厂里总共招到70多名工人,“我们计划到明年春节,实现产量30万件,总用工需求将达到300人。”
与此同时,红河片区创新举措做好用工保障,开通绿色通道,试点外籍人员入境务工“团进团出”模式;成立涉外民商事矛盾纠纷调解服务中心,设立国门法院诉讼服务、少数民族调解、金融纠纷调解等工作站,提供集约化、“一站式”纠纷解决服务。
2023年1月,红河片区和越南老街省经济区签署友好合作协议,鼓励两地园区企业进行多种形式的协作与合作,逐步建立优势互补、产业对接、技术合作、信息互通机制。2024年5月,红河片区首次在长三角与珠三角地区成功举办中越跨境产业合作招商活动,进一步加强双边合作招商新模式。
“我们在一张‘白纸’上建起了东、西两个片区的产业园,实现了企业发展与园区发展的‘双向奔赴’。” 龙蜀昆说,“制度创新推动产业发展,产业转移提升经济发展能级,为红河片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从先行先试,到“创”出特色,再到协同发展,红河片区一步一个脚印,串联起资源互补、产业集聚、对外开放、经济发展的路径。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