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雄大姚:落实耕地占补平衡 确保粮食安全

近年来,楚雄州大姚县通过实施补充耕地项目,开发有条件的荒山荒坡和低效园地变为耕地和水田,为全县粮食安全提供保障。
连日来,位于石羊镇叭腊么村的云南某种植有限责任公司流转的500亩耕地里,工人们趁着晴好天气在地里为玉米除草、培土。这片耕地是第二年种植玉米,往年种植核桃,因土质、气候等因素,十多年来,核桃树不仅挂果少,树形也比较矮小,种植的林下作物魔芋收成也不好。
补充耕地实施后的土地。
随着补充耕地项目和土地提质改造项目的实施,土壤得以改良,云南某种植有限责任公司开始种植玉米,让500亩提质改造后的土地得以充分利用。“通过补充耕地项目的实施,我们公司种了500亩玉米,今年玉米的长势很好。下一步,我们计划通过种植玉米,发展肉牛养殖和烤酒产业。”该公司大姚片区项目负责人段云彬说。
2022年初,趁着实施补充耕地项目,赵家店镇对打苴基村委会坛罐窑村的125.26亩荒山进行了土地改造,把原来的荒山改造成水田,进一步用活用好土地资源。在坛罐窑村流转土地种植农作物的李平贵对提质改造后的土地表示很满意。“这些田块都改平了,机耕路也建好了,水池、抽水房都建起来了,现在水利有了保障,路也通了,方便多了。”
土地改造后,荒山变良田。种植大户李平贵在改造后的良田里种上了水稻,换季时还能将闲置的土地租给蔬菜种植大户种洋葱,经济效益有了很大提升。“我这片土地总共有106亩,大春种植水稻,小春种植洋葱,收益可观,预计今年的水稻可以收获稻谷50多吨。”李平贵看着长势良好的水稻高兴地说。
农户在玉米地里除草。
2021年以来,大姚县实施耕地占补平衡项目30个,涉及8个乡镇,通过实施耕地占补平衡项目,开展了土地整理、田间道路修建、灌排水工程和土壤培肥等工程措施,改善了项目区农业生产生活条件,增加了耕地数量,提升了耕地质量,提高了粮食产能,产生耕地数量761.36亩,水田规模3638.69亩,粮食产能72.112万公斤,为全县粮食安全奠定了基础。(张正江 文/图)
来源:大姚县融媒体中心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