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

“行进中国”调研行

品牌云南丨“菌”是美味 识有妙招

人民网“行进中国”云南调研采访团
2024年06月27日14:37 | 来源:人民网-云南频道
小字号

又到一年一度的“吃菌季”,作为“野生菌王国”,菌子也成了来云南最不能错过的美食之一。

云南木水花野生菌交易中心内销售的野生菌。人民网记者 符皓摄

全国最大的野生菌市场——云南木水花野生菌交易中心。人民网记者 符皓摄

每年雨水季节到来后,云南山林里的野生菌破土而出,采菌、吃菌也成为这个季节的别样体验。但云南的可食用野生菌有上百种之多,有毒的、没毒的,价格不一,该怎么选?

云南木水花野生菌交易中心内销售的野生菌。人民网记者 符皓摄

云南木水花野生菌交易中心内销售的野生菌。人民网记者 符皓摄

每年的5月至9月,是野生菌销售旺季,位于昆明市的云南木水花野生菌交易中心,鸡枞、松茸、牛肝菌等各种野生菌琳琅满目,来自全国各地的客商在这里进行交易,野生菌交易中心成了人们打卡尝鲜的好去处。

白牛肝菌。人民网记者 符皓摄

白牛肝菌。人民网记者 符皓摄

据云南木水花野生菌交易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在木水花交易中心内上市交易的野生菌已达266种。这些天,这里的野生菌每天的交易量达450吨左右,除了干巴菌、松茸价格偏高外,其他常见野生菌的价格都相对稳定。

干巴菌。人民网记者 符皓摄

干巴菌。人民网记者 符皓摄

购买野生菌,也需要掌握一些小诀窍,才能确保买到新鲜的野生菌。一般可以从颜色、光泽度及杆部的硬度等细节,分辨野生菌的新鲜度。如果野生菌杆部比较硬,说明其采摘时间比较短;放置时间较久的野生菌,杆部会变软。颜色暗淡、光泽度低的野生菌,一般新鲜度也较低。

黄赖头(牛肝菌的一种)。人民网记者 符皓摄

黄赖头(牛肝菌的一种)。人民网记者 符皓摄

不过,野生菌虽味美,但也要注意识别,切勿随意采摘、出售、购买、食用不熟悉的野生菌。在烹调加工时,不要凉拌、烧烤食用,加工时要炒熟煮透后再食用;食用野生菌后,如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幻视、幻听等疑似食物中毒反应时,应立即前往医疗机构就诊。(何晶茹、秦华、宋美琪、李发兴、符皓、程浩、蔡树菁、郭佳铭)

鸡枞菌。人民网记者 符皓摄

鸡枞菌。人民网记者 符皓摄

鸡油菌。人民网记者 符皓摄

鸡油菌。人民网记者 符皓摄

见手青。人民网记者 符皓摄

见手青。人民网记者 符皓摄

老人头菌。人民网记者 符皓摄

老人头菌。人民网记者 符皓摄

青头菌。人民网记者 符皓摄

青头菌。人民网记者 符皓摄

珊瑚菌。人民网记者 符皓摄

珊瑚菌。人民网记者 符皓摄

(责编:木胜玉、朱红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