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敦煌壁画"邂逅"千年彝绣 会擦出什么火花?
敦煌莫高窟,我国四大石窟之一,在石窟艺术中享有崇高地位,是中华文明的璀璨明珠。
彝绣,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彩云之南文化新名片,中华传统文化的珍品。
当敦煌壁画“邂逅”千年彝绣,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
活动现场。杭添摄
6月6日上午,在东南大学建校122周年校庆系列活动之“以非遗为名 与传承和创新对话——敦煌·彝绣联合展”启动仪式上,给了人们答案。
活动中,由东南大学与楚雄彝族自治州南华县委县政府共同举办的“我把敦煌绣给你看”彝族刺绣展览吸引了众多师生前来观摩。
彝绣与敦煌文化融合的系列绣品。南华县委宣传部
原来,东南大学发挥该校艺术学院的学科优势,从敦煌莫高窟壁画的人物、动物、山水、花草、乐器等元素中汲取灵感,设计出“鹿王本生”“丝城青绿”“藻语彝韵”“玉带翩风”“ 敦煌彝音”“ 敦煌彝彩”等多组系列作品,并依托定点帮扶南华县的彝绣工艺,由当地全国首批“美丽工坊”的绣娘(郎)一针一线生动还原。
东南大学相关负责人介绍,希望通过彝绣与敦煌莫高窟在东南大学的“相遇”,激发出学生更多的创造性花火,找到双方在美学上的联合,推进文化的融合创新。
这些系列产品,东南大学将无偿授权给敦煌研究院和南华县售卖。
彝绣与敦煌文化融合的系列绣品。南华县委宣传部
这不是东南大学助力彝绣第一次“出圈”。去年,东南大学将彝绣融入到2023级录取通知书中,并由来自南华的绣娘制作而成。这条新闻,当时便“火出了圈”。
其实,从2013年起,东南大学便开始定点帮扶二千多公里外的南华县。十多年来,东南大学从彝绣人才培训、彝绣产品研发、彝绣品牌打造,及彝绣馆、美丽工坊等产业发展平台建设等方面,让与大众颇有距离感的彝绣文化在时代发展中迸发出更多接地气、更实用的意义。
彝绣与敦煌文化融合的系列绣品。南华县委宣传部供图
随着彝绣产业进一步发展,彝绣一头连起绣工,一头连起顾客,产业两头正“飞进寻常百姓家”。截至目前,南华县有彝绣能手2322人。2023年,全县彝绣销售收入达4859万元,同比增长20.2%;彝绣产业产值达1.18亿元,同比增长46%。
绣工正在刺绣。人民网记者 李发兴摄
回到这次活动本身,用彝绣展现敦煌,用敦煌点亮彝绣,两者交相辉映,既为乡村文化振兴拓展了新领域,又为乡村产业发展打造了新品牌。期待通过这次“邂逅”,敦煌壁画与千年彝绣能擦出更多火花。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