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景谷:姬松茸种植串起循环产业链

近年来,云南省景谷县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引进本土企业大力发展姬松茸种植。通过构建“公司+基地+村集体+农户”的发展模式,打造姬松茸种植循环产业链,不仅带动当地农户的增收致富,还实现农业的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
在景谷县碧安乡,一片片黑色大棚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成为乡村田野上的一道独特风景。这些新建的大棚并非普通农田设施,而是当地农户的“增收致富棚”,用于种植姬松茸。
村民采收姬松茸。李冬梅摄
姬松茸,这种被誉为“巴西蘑菇”的真菌,因其高食用价值和独特的种植技术而备受市场青睐。在姬松茸的种植过程中,牛粪作为重要的肥料原料,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当地农户通过与养牛户合作,购买牛粪用于姬松茸的栽培,既降低了成本,又促进了养牛业的发展。普洱某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常向鹏介绍,今年他们预计购买2400余吨牛粪,为农户带来50万余元的增收。
牛粪与甘蔗渣等原料经过科学配比和高温发酵,转化为姬松茸的栽培料,实现了废物的资源化利用。而姬松茸种植后的废渣,则成为宝贵的有机肥资源。
据介绍,这些废渣被农户们广泛用于蔬菜、烤烟等作物的种植,不仅节约了种植成本,还减少了化肥的使用,实现了农业的良性循环。
“今年,边江村通过出售牛粪给姬松茸种植企业,增加了2万余元的村集体经济收入。”碧安乡边江村党总支书记罗永民说。
随着姬松茸种植规模的扩大,废渣的利用价值也日益凸显。景谷县富安社区姬松茸种植户李发介绍,他们计划将产生的废渣出售给有机肥厂,进一步增加收入。这一举措不仅有助于提升废渣的附加值,还推动了循环农业的发展。
村民整理姬松茸栽培料。李冬梅摄
姬松茸种植产业的兴起,为当地农户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据统计,2023年碧安乡发展种植了20个姬松茸大棚,参与种植的农户达到7家,实现经济效益127万元。而到了2024年,全乡新增姬松茸大棚74个,总数达到94个,参与种植的农户增加到32户,预计可带动群众实现增收600余万元。
如今,姬松茸种植已成为景谷县的一张闪亮名片,不仅带动了当地农户的增收致富,还促进了循环农业的发展。展望未来,景谷县将继续加大对姬松茸种植产业的扶持力度,推动产业链的进一步延伸和完善,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于飞、李冬梅)
来源:景谷县融媒体中心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