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来“源头活水” 增添振兴动力

“通了、通了……村子里架设的水管来水了。”日前,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武定县高桥镇西菊拉村管池工程建设项目的水通了,水管出水的那一刻,西菊拉村党总支书记何美贵激动地说:“以前地里的灌溉都是靠着水池里面的蓄水,现在就不用为用水的问题发愁了。”
西菊拉管池工程通水。徐昊摄
“路遥马力”,水缺发展缓
西菊拉村距武定县城70公里,距集镇25公里。山高箐深,过去生产用水都要靠人背马驮进行灌溉,烤烟和庄稼长势慢,赶不上时节。多年来,水资源匮乏一直是困扰西菊拉群众的难题。
“没办法,这些年一直为耕地用水的事情发愁。缺水,经济发展更是‘赶不上趟’。”何美贵说。
2021年,武定县烟草专卖局开始帮扶西菊拉村委会,一年的时间里,驻村队员四处奔走、了解实际情况。在充分了解西菊拉发展情况和发展困境后,逐渐有了一条清晰的发展路径——水要通,产业要兴。
经过实地分析论证,结合当地实际和市场导向,烟草部门决定帮助西菊拉村向上争取资金,修管池、通活水,并大力发展烟后青豌豆产业。
春风润物,水通难题解
春风惬意泉涓涓,彝族人民笑开颜。2023年,通过西菊拉村委会和武定县烟草专卖局的共同努力,西菊拉村委会迎来了好消息。立项目、出规划、报方案,西菊拉管池工程经过多轮论证和审批,得以批准落地。
该项目由烟草行业出资,西菊拉村委会为申请主体实施。架设管网3条11.2千米、建设水池6个650立方,总投资162.08万元。项目于2023年初开工建设,10月25日正式竣工验收实现通水。
据了解,该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保障西菊拉村委会3457亩耕地的生产用水需求。
西菊拉村民正在采摘青豌豆。王菊华摄
产业引领,路通生活“甜”
2021年,西菊拉村正式发展烟后青豌豆产业。投入帮扶资金、发放青豌豆籽种,驻村工作队员与乡亲们共同学习、一起摸索,逐渐掌握了青豌豆种植技术。自采用“烤烟+青豌豆”轮作模式以来,当地二百多户群众通过该产业发展模式累计收入超过630万元。
“自从开始种青豌豆,冬春两季也能做到田不闲、人不闲,农户的收入都增加了。现在管池项目完工了,我们不用担心水的问题,烤烟和青豌豆的用水更是都有保障了。”西菊拉村监委委员鲁和平眉开眼笑,难掩兴奋之情。
为了尽快帮助村民打通青豌豆销售渠道,武定县烟草专卖局积极协调,争取到专项帮扶资金30万元,帮助西菊拉村建起了青豌豆交易市场。
2022年11月,随着青豌豆交易市场的竣工投入使用,不仅西菊拉村的青豌豆有了销售“主场”,周边的高姑拉、弯腰树等村委会的农特产品也随之打开了销路。
“水通了,产业发展了,交易市场也建好了。虽然只是短短两年,但西菊拉村的变化是显而易见的。”驻村队员王菊华所说,引来管池活水,注入产业“活水”,西菊拉村在奔向产业发展、日子红火的道路上正大步前进。(徐昊、刘畅)
来源:楚雄州烟草专卖局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